epoch:1970-01-01 00:00:00 UTC 基本使用如下所示:import timeprint(time.time())print(time.gmtime())print(time.localtime())print(time.asctime(time.localtime()))print(time.tzname)# strftime 使用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time.localtime()))strftime 函数日期格式化符号说明如...
print(time.strptime('2023-12-12', "%Y-%m-%d"))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3, tm_mon=12, tm_mday=12, tm_hour=0, tm_min=0, tm_sec=0, tm_wday=1, tm_yday=346, tm_isdst=-1) 以下函数接受时间元组 time.asctime([t]) 接受时间元组struct_time转换为以下形式的字符串: 'Sun Jun ...
与UTC time对应的是各个时区的local time,东N区的时间比UTC时间早N个小时,因此UTC time + N小时 即为东N区的本地时间;而西N区时间比UTC时间晚N个小时,即 UTC time - N小时 即为西N区的本地时间; 中国在东8区,因此比UTC时间早8小时,可以以UTC+8进行表示。 epoch time 表示时间开始的起点;它是一个特...
与UTC time对应的是各个时区的local time,东N区的时间比UTC时间早N个小时,因此UTC time + N小时 即为东N区的本地时间;而西N区时间比UTC时间晚N个小时,即 UTC time - N小时 即为西N区的本地时间; 中国在东8区,因此比UTC时间早8小时,可以以UTC+8进行表示。 epoch time表示时间开始的起点;它是一个特定...
返回的一个float型,以一个固定时间epoch(1970年1月1日0时起经过的秒数) 因为time终究是以float型来表示的,所以对于timespan的问题,基本就成了数字问题。 """ now = time.time() """ 使用localtime 返回一个time结构, 其中包括tm_year,tm_mon,tm_mday,tm_hour,tm_min,tm_sec,tm_wday,tm_yday,tm_...
基于以上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时间类中,表示一个时间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用浮点数记录一个时间戳epoch,时间小于1970年则是负数,二是用元组或字典记录年月日时分秒时区等,在Python的time模块就是记录了epoch和一个元组叫struct_time,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有一点需要提前说明一下,time类和datetime类都有一个属性,它的值是一个tzinfo对象,里面包含了该time或者datetime的时区信息,一般称这个time或者datetime对象是aware的,它能够准确换算成自epoch开始的秒数。如果该属性设置为None,那么,这时的time对象或者datetime对象就没有时区信息,具体它表示的是local time还是utc...
print time.time() print time.mktime(time.localtime()) print time.gmtime() #可加时间戳参数 print time.localtime() #可加时间戳参数 print time.strptime('2014-11-11', '%Y-%m-%d') print time.strftime('%Y-%m-%d') #默认当前时间 print time.strftime('%Y-%m-%d',time.localtime()) #默认...
importtime# 记录开始时间start_time=time.time()# 网络训练代码forepochinrange(num_epochs):# 训练步骤# ...# 记录结束时间end_time=time.time()# 计算网络训练时间training_time=end_time-start_time# 输出训练时间print("网络训练时间:",training_time,"秒") ...
time模块的核心函数之一是time(),将epoch开始后的秒数作为浮点数返回。opoch作为时间测量的开始,对于Unix系统而言是:1970年1月1日的0:00,尽管该值是浮点数,实际精度取决于平台。对于时间的存储或者比较,浮点数表示很方便,但是可读性较差,因此对于日志或者打印时间,ctime()方法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