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的socket编程中,send和sendall是两个常用的方法,用于在套接字上发送数据。下面是对这两个方法的详细解释、使用区别、示例代码以及使用场景的总结。 1. 基本功能 send方法: send方法尝试发送指定数量的字节。 它返回一个整数,表示实际发送的字节数,这个数值可能小于请求发送的字节数。 如果返回值小于请求发送...
socket.sendall(string[, flags]) 看懂了上面那个,这个函数就容易明白了。发送完整的TCP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抛出异常 例子: data = "something you want to send" s.sendall(data)
不是socket自己会运行这个机制,需要用户自己写def mysend(msg): totalsent = 0 while totalsent < MSGLEN: sent =sock.send(msg[totalsent:]) if sent == 0: raise RuntimeError("socket connection broken") totalsent = totalsent + sent # 发送TCP数据,sendall()尝试发送string的所有数据,成功则返回Non...
在python socket编程中,有两个发送TCP的函数,send()与sendall(),区别如下:socket.send(string[, flags]) 发送TCP数据,返回发送的字节⼤⼩。这个字节长度可能少于实际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换句话说,这个函数执⾏⼀次,并不⼀定能发送完给定的数据,可能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发送完成。例⼦:data = "something ...
TCP还能提供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将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send() 使用send()进行发送的时候,Python将内容传递给系统底层的send接口,也就是说,Python并不知道这次调用是否会全部发送完成,比如MTU是1500,但...
importsocketdefsend_hex_data(ip,port,hex_data):# 创建TCP socketso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try:# 连接到指定的IP和端口sock.connect((ip,port))# 转换16进制数据为字节byte_data=bytes.fromhex(hex_data)# 发送数据sock.sendall(byte_data)print("成功发送数据: ",hex_data)...
s.sendall() 发送完整的TCP数据(本质就是循环调用send,sendall在待发送数据量大于己端缓存区剩余空间时,数据不丢失,循环调用send直到发完) s.recvfrom() 接收UDP数据 s.sendto() 发送UDP数据 s.getpeername() 连接到当前套接字的远端的地址 s.getsockname() 当前套接字的地址 ...
client_socket.sendall(data) #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response_data = client_socket.recv(1024) # 关闭socket连接 client_socket.close() print(response_data.decode('utf-8')) # 打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以上代码使用socket库创建了一个TCP连接,然后通过connect()方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使用sendall()方法发送数据...
在python socket编程中,有两个发送TCP的函数,send()与sendall(),区别如下: socket.send(string[, flags]) 发送TCP数据,返回发送的字节大小。这个字节长度可能少于实际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换句话说,这个函数执行一次,并不一定能发送完给定的数据,可能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发送完成。 例子: data = "something you want...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socket tcp / udp 通信实例 让学生可通过socket写一个简单的聊天的例子 本节时长需控制在70-80分钟内 基本Socket例子(10-15分钟) 做了这么久的铺垫,是时候该与远方的她say hi啦 Server # Echo server program import socket HOST = '' # Symbolic name meaning all available interfa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