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别求1~100内偶数之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2,101,2): sum += i print(sum) (2)求1~100之间所有奇数之和 sum1 = 0 for i in range(1,101,2): sum1 += i print(sum1) (3)求阶乘 # 求阶乘 num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res = 1 for i in range(1, num +...
我们还可以使用递归算法定义递归函数来计算各位数字之和。第2行:使用与方法1相同的方式,通过整除、取余来获取各位数字。文中涉及代码:def num_sum(num):returnif num==else num%10+num_sum(num//10)num=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print(f"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num_sum(num)}")sum1=num=int...
Python sum() 函数 Python 内置函数 描述 sum() 方法对序列进行求和计算。 语法 以下是 sum() 方法的语法: sum(iterable[, start]) 参数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集合。 start -- 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 返回值 返
the_sum = a + b # sum的值为8.3 print("the_sum的值为:", the_sum) 1. 2. 3. 4. 5. 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字符串(包括后续要介绍的序列)的连接运算符。例如如下代码: AI检测代码解析 s1 = 'Hello, ' s2 = 'Charlie' # 使用+连接两个字符串 print(s1 + s2) 1. 2. 3. 4. -:...
lst.insert(1, "马化腾") # 把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 元素的移动 print(lst) lst.extend(["马云", "王健林", "李嘉诚"]) # 迭代添加 print(lst) #录入姓名 lst = [] while 1: name = input("请输入学生的名字") if name.upper() == "Q": ...
表示最后取余:1 print(sum([1,2,3,4,5,6,7,8,9,10])) # 求和:55 print(min(5,3,9,12,7,2)) #求最小值:2 print(max(7,3,15,9,4,13)) #求最大值:15 和数据结构相关 1. 序列 (1)列表和元组 list() 将一个可迭代对象转换成列表 tuple() 将一个可迭代对象转换成元组 print(list...
方法1:辅助列+函数 这个方法推荐函数新手使用,帮助刚入门的同学解决问题! ▼函数公式 =SUMPRODUCT(($B$2:$B$15=$E2)/COUNTIFS($A$2:$A$15,$A$2:$A$15)) 没有条件单纯的统计不重复内容,基本大家都知道使用SUM(1/COUNTIF(区域,区域))套路!如果有条件呢,我们可以把多个条件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一列了...
python 列表,数组和矩阵sum的用法区别 1. 列表使用sum, 如下代码,对1维列表和二维列表,numpy.sum(a)都能将列表a中的所有元素求和并返回,a.sum()用法是非法的。 但是对于1维列表,sum(a)和numpy.sum(a)效果相同,对于二维列表,sum(a)会报错,用法非法。
python--sum函数--sum(axis=1) 平时用的sum应该是默认的axis=0 就是普通的相加,当加入axis=1以后就是将一个矩阵的每一行向量相加。 例如: 1>>>importnumpy as np3>>>np.sum([[0,1,2],[2,1,3],axis=1)5array([3,6]) 1c = np.array([[0, 2,...
通过int()、float()和str()强制转换函数将其它类型强制转换为相应的类型,例如下列Python代码: print(float(100))print(int(3.333333))str_1 = "100"str_2 = "3.333333"str_sum = float(str_1) + float(str_2)print(str_sum) 运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