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sort(key = lambda x:x[1], reverse=True) 这里的理解是,按照列表维度(指数组中第0,1,2个元素)进行排序,默认为从小到大,'reverse=True'则意味着从大到小。 查过几个答案,都不太好理解,但是看到这篇之后就好理解了 关于维度,形象地理解如下: ls = [('s','he',3), ('q', 'she', 2), (...
下面是一个使用sorted函数进行排序的例子,该例子将一个包含元组和字符串的列表按照字符串的长度进行排序:my_list = [(1, 'apple'), (2, 'banana'), (3, 'cherry'), (4, 'date')]sorted_list = sorted(my_list, key=lambda x: len(x[1]), reverse=True)print(sorted_list)输出结果为:[(2,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x: x[1]) 参数: d.items() 为待排序的对象 key=lambda 变量:变量[维数] key=lambda x: x[1] 为对前面的对象中的第二维数据(即value)的值进行排序。 其中x:x[ ]字母可以随意修改,排序方式按照中括号[]里面的维度进行排序,[0]按照第一维排序,[2]按照第三维排序,依次...
一、sort函数基本用法 seq.sort( key=None, reverse=False)参数解释:seq表示一个序列key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只有一个参数。reverse为排序规则,默认升序(False),可以指定降序(True)sort()函数使用的是Timsort算法,它是一种混合排序算法,结合了归并排序和插入排序。Python中的sort函数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
1. Iterable: 可迭代对象 key: 排序规则(排序函数), 在sorted内部会将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一个元素传递给这个函数的参数. 根据函数运算的结果进行排序 reverse: 是否是倒叙. True: 倒叙, False: 正序 2.1 直接使用 lst = [1,5,3,4,6] lst2 = sorted(lst) ...
fruits.sort(key=lambda x: x[-1])print(fruits) # 输出:['banana', 'kiwi', 'orange', 'apple']```在这个示例中,lambda表达式`lambda x: x[-1]`被用作`key`参数,它返回每个字符串的最后一个字符,然后根据最后一个字符对字符串列表进行排序。通过使用`sort()`函数的`key`参数,我们可以进行更...
一、sort函数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sort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pythonlist.sort(key=None, reverse=False)其中,key参数用于指定一个函数,该函数用于在比较元素时作为key使用。如果省略key参数,则默认使用元素的自然顺序进行比较。reverse参数用于指定排序的方向,如果为True,则按照降序排序,如果为False,则按照升序排序。例如...
1、将lambda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通过这个变量间接调用该lambda函数。 add = lambda x, y: x+y相当于定义了加法函数lambda x, y: x+y,并将其赋值给变量add,这样变量add就指向了具有加法功能的函数。 这时我们如果执行add(1, 2),其输出结果就为 3。
sort 方法的排序结果默认为升序,使用 reversed=True 可以使结果降序排列。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所有 Student 实例: >> students.sort(key=lambda x: x.score, reverse=True) >> students [Student('Alex', class_n=3, score=98), Student('mia', class_n=4, score=89), Student('chandler', class_n=...
data.sort(key=lambda x: x[1]) print(data) # 输出:[(3, 'a'), (2, 'c'), (1, 'z')] 在Python 中,data.sort(key=lambda x: x[1])这行代码的意思是:对data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排序的依据是每个元素的第二个值(即索引为 1 的元素)。这里的lambda x: x[1]是一个匿名函数,它接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