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 socket.sendall(string[, flags]) 看懂了上面那个,这个函数就容易明白了。发送完整的TCP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抛出异常 例子: data = "something you want to send" s.sendall(data)
在python3,socket传送的内容(发送和接收都是)都是bytes类型。而已一定要遵循:一发一收原则。 server下的方法: bind() listen() accept() recv() send(string) sendall() client下的方法 connect() recv() send(string) sendall() 常用函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ython2 socket send 字符串 python socket 发送接收字节 1,本人小白一个,简单说下背景,这是在一个RFID读写器上进行的测试脚本开发,业务通信使用socket进行与产品的数据交互。 2,在实际通过网络助手测试中发现返回的数据量比较大,存在粘包的情况。并且接收的数据包长度不一,头部并非整段协议的长度,如下图: 3,在使...
host=socket.gethostname() port=13323s.bind((host,port)) s.listen(5)whileTrue: c,addr=s.accept() print('连接地址:',addr) str1='欢迎'c.send(str1.encode("utf8")) c.close() client.py改为 import socket s=socket.socket() host=socket.gethostname() port=13323s.connect((host,port)...
公共socket函数 s.recv(bufsize[,flag]) 接受TCP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send(string[,flag]) 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 s.sendall...
>>> s=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 s.connect(('127.0.0.1',44444) #发起连接 好了,我们验证一下连接是否建立了。我们在服务器端键入以下代码来发送一条信息: >>> q.send('hello,i come from pythontik.com') 注:有时可能出现send() argument 1 must be string or buffer,not str 错误,原...
socket是比较底层的接口,只能传输bytes格式的数据。但是WebSocket`是应用层协议,可以传输其他格式的数据(其实到底层之后同样要解析成bytes),比如json。但我除去传输图片同时还要传输字符串,用json的话要么打包成一个字典再转化为json,要么发送两个json,感觉会很倒腾,还不如就直接传两个bytes。
s.setblocking(flag)如果 flag 为 False,则将套接字设为非阻塞模式,否则将套接字设为阻塞模式(默认值)。非阻塞模式下,如果调用 recv() 没有发现任何数据,或 send() 调用无法立即发送数据,那么将引起 socket.error 异常。 s.makefile()创建一个与该套接字相关连的文件...
(11)send(string [, flags]):将数据以字符串类型传输到socket。参数flags与recv()方法相同。 (12)sendto(string [, flags], address):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的socket。参数flags与recv()方法相同,参数address是该socket的地址。 (13)shutdown(how):关闭联机的一端或两端。若how等于0,则关闭接收端;若how等于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