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socket.AF_INET6 # IPv6 27 28 socket.SOCK_STREAM # 流式socket , for TCP 29 socket.SOCK_DGRAM # 数据报式socket , for UDP 30 socket.SOCK_RAW # 原始套接字,普通的套接字无法处理ICMP、IGMP等网络报文,而SOCK_RAW可以;其次,SOCK_RAW也可以处理特殊的IPv4报文;此外,利用原始套接字,可以通过IP_...
socket.socket():建立socker套接字,两个参数,family代表家族.type代表类型,type默认TCP socket.bind():服务器端,接受的参数是元组,不是传递host,port两个元素,而是(host,port) socket.listen():一个参数,值为允许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排队上线,如果超过挂起上限则会拒绝掉 socket.accept():无参数,其返回值是一个...
socket(): 建立Socket对象. Socket是以类似文件系统的‘打开、读写、关闭’的模式设计的,socket()原语相当于‘打开’. socket()原语的参数通常包括使用的传输层协议类型,网络层地址类型等. bind(): 绑定. 在参数中需要传入要绑定的IP地址和端口.IP地址必须是主机上的一个可用地址(0.0.0.0绑定所有的本机IP). ...
s.close() 四、socket编程代码 实现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消息,代码比较简单,功能单一。 socket编程之服务端代码 #socket服务端import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绑定到0.0.0.0:8000端口上server.bind(("0.0.0.0",8000))#0.0.0.0 同局域网下的其它机器可以通过本机ip来访问服务器server.listen()#阻塞等待连接...
socket() .bind() .listen() .accpet() 监听套接字就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它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当客户端连接时,服务器调用 .accept() 来接受或完成连接。 客户端调用 .connect() 来建立到服务器的连接并发起三次握手。握手步骤很重要,因为它确保网络中连接的每...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from socketimport*#创建套接字 tcp_server=socket(AF_INET,SOCK_STREAM)#绑定ip,port #这里ip默认本机 address=('',8000)tcp_server.bind(address)# 启动被动连接 #多少个客户端可以连接 tcp_server.listen(128)#使用socket创建的套接字默认的属性是主动的 ...
>>> s=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 s.bind(('127.0.0.1',44444)) >>> s.listen(1) >>> q,v=s.accept() #返回socket q和地址v 注意:上面的代码将一直处于等待直到连接被建立。下面我们再打开另一个Python解释器,用作客户端;然后键入如下代码: >>> from socket import * >>> s=socket(AF...
s = socket.socket() # 绑定端口 s.bind(('127.0.0.1',9006)) # 监听端口 s.listen(5) print("正在连接中……") # 建立连接之后,持续等待连接 while 1: # 阻塞等待连接 sock,addr = s.accept() print(sock,addr) # 一直保持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状态 ...
proto: 一般不填默认为0. Socket 对象(内建)方法 函数描述 服务器端套接字 s.bind()绑定地址(host,port)到套接字, 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listen()开始TCP监听。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5就可以了。
在Python中,我们使用socket模块的bind()方法来绑定地址和端口。bind()方法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上,在UDP中,地址是一个包含IP地址和端口号的元组。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UDP套接字。这可以通过调用socket.socket()方法并传入socket.AF_INET(表示IPv4)和socket.SOCK_DGRAM(表示UDP)作为参数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