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列表、字符串等序列类型的数据结构,我们可以使用insert函数来实现元素的插入操作。同时,end关键字在Python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用于控制输出流的结束。 一、insert函数 1. insert函数的基本语法: list.insert(index, object) 其中,index参数表示要插入的位置(从0开始),object参数是要插入的元素。 例如: ``...
end:表示切片的结束索引位置(不包括该位置),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序列的长度。 step: 表示步长,即在切片过程中,隔几个存储位置(包括当前位置)取一次元素,也就是说,如果step的值大于1,比如step为3时,则在切片取元素时,会隔2个位置去取下一个元素。还是举个栗子说明下吧: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
判断:startswith,endswith 判断字符串是不是以谁谁谁开头/结尾 计算出现次数:count 返回 str在start和end之间 ,在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 替换内容:replace 替换字符串中指定的内容,如果指定次数count,则替换不会超过count次。 切割字符串:split 通过参数的内容...
text.delete(10)# 删除索引值为10的值text.delete(10,20)# 删除索引值从10到20之前的值text.delete(0,END)# 删除所有值 2 get() 获取文件框的值 3 icursor ( index ) 将光标移动到指定索引位置,只有当文框获取焦点后成立 4 index ( index ) 返回指定的索引值 5 insert ( index, s ) 向文本框中...
索引访问列表元素的语法格式为:listname[i],其中,listname 表示列表名字,i 表示索引值。列表索引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3)列表的切片 切片返回列表元素的语法格式为:listname[start:end:step],其中,listname 表示列表名字,start 表示开始检索的位置所对应的索引值,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从头开始检索;end 表示...
第一个元素的下标为-n,第i个元素的下标为(i-1)或-(n-i+1) 1.3 切片 设x是一个列表,则 x[start:end:step] 为列表的一个切片,start为起始位置,包含,可以省略,end为结束位置,不包含,可以省略,step为步长,可以省略,默认为1。 三者都可以为负数。 三者都省略时为整个列表,反向遍历时可以省略start与end,...
使用代码为 Entry 组件添加文本,可以使用 insert() 方法。如果要替换当前文本,可以先使用 delete() 方法,再使用 insert() 方法实现: from tkinter import * master = Tk() e = Entry(master) e.pack(padx=20, pady=20) e.delete(0, END)
list1)list1.insert(2, element)print("在索引值2处添加元素: ", list1)list1.append(element)print("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list1)# 练习 4sample_list = [11, 45, 8, 23, 14, 12, 78, 45, 89]length = len(sample_list)chunk_size = int(length / 3)start = end = chunk_sizefor i ...
i = bisect.bisect_left(some_list, 4)print(i) # 3 some_list.insert(i, 4)print(some_list) # [0, 1, 2, 4, 5, 6, 8]# 或者 bisect.insort_left(some_list, 4)print(some_list) # [0, 1, 2, 4, 5, 6, 8]在这个示例代码中,首先对列表进行排序,对于一个排序好的列表,只能用...
print(i) # 基于for循环从100打印到1 for i in range(100,0,-1): print(i) 6.6列表内置方法 l = [1,2,3] 方法 作用 示例 结果 append() 向列表追加元素 l.append(4) l:[1, 2, 3, 4] insert() 向列表任意位置添加元素 l.insert(0,100) l:[100,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