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序语言指定任何非0和非空(null)值为true,0 或者 null为false。 Python 编程中 if 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基本形式为: if 判断条件: 执行语句 else: 执行语句 if 语句的判断条件可以用>(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来表示其关系。 当判断条件为多个值时,可以使用以下...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变量x的值,然后使用条件语句来判断x的取值。如果x大于0,程序将打印“x is positive”,如果x小于0,程序将打印“x is negative”,否则程序将打印“x is zero”。if 语句的判断条件可以用>(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来表示其关系...
这个函数还可以写成无限嵌套模式(俗称套娃),IF(IF(IF(IF,……,但是个人不建议这样写,因为这种写法实在是太容易给自己弄迷糊,如果是多条件判断,可以考虑IFS,如果只是取值判断建议写成IF()+IF()+IF() 单IF函数相加这种形式完成本例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如果成绩大于等于600分,则返回"优秀",否则返回"普通"2如果成绩...
第一种情况:if 单分支 (if 条件判断语句分支) 格式:if 判断条件 执行 语句块1 else: 执行 语句块2 if 语句的判断条件可以用以下符号表示关系: >(大于)、 < (小于)、 == (等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举例1: 1 2 3 4 5 6 a=5 ifa >=6: print('OK') else: print('NO') ...
一,if +条件判断语句: 1> if+条件判断表达式: 子代码1 子代码2 子代码3 else: 子代码4 逻辑:当程序执行到if语句时,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表达式的值为真,那么执行if下子代码.如果表达式的值为假,则执行子代码4后结束整数if语句。 例: num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
情景:我在访问一个字典的key,但是我不知道这个key有没有,或者有,我也不知道value取值多少,即dict1.get(key)有可能输出None,也有可能输出0 如果我对这个key进行判断,例如: if dict1.get(key) 这种判断,可能对于None和0的条件都是一样的, 因此,如果我只是想判断是否存在这个key,我需要 if dict1.get(key) ...
if 判断条件1: 执行语句1…… elif 判断条件2: 执行语句2…… elif 判断条件3: 执行语句3…… else: 执行语句4…… 循环语句 for: # 遍历 fruits = ['banana', 'apple', 'mango']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 '当前水果 :', fruit # 下标迭代 ...
函数根据这两个参数的取值情况,通过if-elif-else语句判断点所在的象限或轴线,并返回相应的字符串结果。注意,此示例代码仅用于解决平面中的点所在的象限问题,如果涉及到其他复杂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代码逻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判断点在哪个象限的Python实现...
Series.map 方法的确做了字典取值做的事情,但是在他找不到key时,是不会报错的。我们需要后续通过判断 nan 来检查 有时候计算逻辑没有这么简单,比如需要看销量是否超过同地区的平均值做出不同的计算分支。这时候使用 pandas 的方式就会感觉逻辑被分散(下一节我们来看看这种情况下的处理) ...
第一种:if else结构表示单个分支 if 判断条件: 执行语句…… else: 执行语句…… Python 语言有着严格的缩进要求,因此这里也需要注意缩进,相同缩进表示同一代码块,也不要少写了冒号 :。 if 语句的判断条件可以用>(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来表示其关系,还可以使用: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