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1.extend(list2) print(list1)# 输出[1, 2, 3, 4, 5, 6]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两个列表list1和list2,分别包含了数字1~6。接着,我们使用 extend() 方法将list2中的所有元素添加到list1末尾,最后输出list1,结果为 [1, 2, 3, 4, 5, 6] 。 需要注意的是, extend() 方法会修改...
words = ['apple', 'banana', 'orange', 'pear']words.sort(key=get_length)print(words) # 输出 ['pear', 'apple', 'banana', 'orange']```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 get_length(),它返回一个单词的长度。然后我们使用这个函数作为 key 参数传递给 sort() 函数,这样列表中的元素会根据...
调用内置函数sorted(),会产生新的列表对象,原列表不发生改变 列表生成式: lit=[i for i in range(1,10)] 2,字典 字典是什么:python内置的数据结构之一,是一个可变序列 以键值对的方式进行存储数据,字典是一个无序的序列,和java中分map有点相似。
Python排序函数完美体现了Python语言的简洁性,对于List对象,我们可以直接调用sort()函数(这里称为"方法"更合适)来进行排序,而对于其他可迭代对象(如set,dict),我们可以使用更灵活的sorted()函数。 一.List的sort()函数 Python源码builtins.py文件对sort()函数的定义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
sorted_index=np.argsort(data) 1. 最后,我们可以直接使用sorted_index来获取原来的索引。 print(sorted_index) 1. 类图 classDiagram class List List : + __init__(self, data: List[int]) List : + sort_and_get_indexes(self) : List[int] ...
sorted_names = sorted(names_list) return tuple(sorted_names) # 返回元组以保证不可变 names = ["Alice", "Bob", "Charlie"] sorted_names = get_sorted_names(names) # 调用者无法直接修改排序后的名字5.2 设计模式与最佳实践5.2.1 不可变数据结构在设计模式中的应用 ...
def sorted_by_count(x): return x[1] def sorted_by_price(x): return x[2] def sorted_by_count_price(x): ##先按照数量排序,如果一样按照价格排序 return x[1], x[2] print(sorted(info, key=sorted_by_count)) print(sorted(info, key=sorted_by_price)) ...
In [52]: sorted(ld,key=get_b) Out[52]: [{'a': 11, 'b': 1}, {'a': 1, 'b': 2}, {'a': 10, 'b': 3}] ... 更多使用 其余更复杂的使用不外乎key接收的函数更多的定义,此处不再列举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
list.clear():清空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list.index(element):返回指定元素的索引位置。 list.count(element):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list.sort():对列表进行排序(原地排序)。 list.reverse(): 反转列表元素的顺序。 sorted(list): 对列表进行排序并返回新的列表(不改变原列表) len(list): 得到列表的...
要对多维列表进行排序,可以使用key参数,其中key参数允许传入一个函数,函数会作用于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一个元素,并把返回结果作为排序的依据,例如:def getNumber(list): return list[1] sorted(list,key=getNumber) # [['banana',6],['apple',8],['pear',10]] 可以看出,sorted函数会根据getNumber函数的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