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I:C)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剂。poly(I:C)别名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是双链RNA的类似物,一条链是ploy(I),另一条链是poly(C),聚肌胞苷酸在体内细胞诱导下产生干扰素,故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poly(I:C)(聚肌苷酸胞苷酸)是一种合成的双链RNA(dsRNA)类似物,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分子模式。Poly(I:C)可被TLR3识别,诱导NF-kB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InvivoGen是市面上唯一一家可提供两种不同分子量的 poly(I:C) :- Poly(I:C) (HMW) 平均分子量约 1.5-8 kb.- Poly(I:C) (LMW) 平均...
存储条件:Powder: -20°C, 3 years.In solvent: -80°C, 6 months; -20°C, 1 month. 生物活性:聚肌胞苷酸 (Poly(I:C)) 是一种合成的双链RNA (dsRNA),是一种 Toll 样受体 3 (TLR3) 激动剂。聚肌胞苷酸存在于某些病毒中,因此通常用于模拟细胞外 dsRNA 的作用。
作者: 李玉环 摘要: 根据初步实验结果,干扰关系诱生剂Poly I: C(聚肌苷酸: 聚胞苷酸)只在预防性用药后有辐射防护作用.可使受亚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30天活存率由22%提高到88%.使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效果最显著的表现在照前3小时给药组.这可能与血液中干扰素水平较高有关. 年份: 1982 收...
目的:观察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riboinosinic polyribocytidylic acid,polyI:C,P)对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体外成熟的影响,及探讨polyI:C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对照组以RPMI-1640培养液诱导CB-MNC生成DC,实验各组...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种Poly(I:C)的处理方式都提高了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在mRNA水平的表达,但是转染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在蛋白水平也发现转染方式显著促进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分泌;在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也发现了转染方式增强了Poly(I:C)的固有免疫应答.外源直接...
有研究发现,Poly(I:C)不仅可增强MSC的迁移及免疫调节功能,降低MSC免疫原性,也可增强MSC旁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等多种生长因子的作用,从而增强MSC对肝、心等重要脏器的保护功能,但Poly(I:C)预刺激是否可增强MSC对脓毒症大鼠...
Poly I:C对NF-κB及下游相关因子的作用,Poly I:C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等,探讨Poly I:C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及在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作用中免疫调控机制变化,揭示Poly I:C可能的双向免疫调节机理,为其在畜牧业临床使用提供依据,同时增加对其他免疫调节剂双向调节作用的认识。
在体内实验中,聚肌胞苷酸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例如,通过立体定向注射2.5-10 mg/mL的浓度,能在脑黑质和背外侧纹状体中诱导持续的炎症反应。腹腔注射10 μg/只的剂量,能降低小鼠肺肿瘤的生长。1.25 mg/kg的剂量,通过TLR3下调TLR4/MyD88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这些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