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S沿用了PK机枪的二次进弹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使用比一次进弹更短的机匣,有利于减轻重量。BKS机枪操作时,首先使用抽弹钩将弹药从弹链上向后拔出,然后让弹药向下运动对准弹膛。当扣下扳机后,枪机组推动弹药向前进入弹膛并完成闭锁和击发动作。FK BRNO选择了PK机枪的经典设计,毕竟这是经过无数实战检验的成熟结...
“PK机枪”是前苏联红军部队的主力轻武器之一,也是苏联在轻武器历史上的“第一款通用型机枪”,由捷格佳廖夫设计局研发。其实,苏、俄在机枪使用与制造上都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了,并且拥有世界闻名的枪械生产企业“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图拉、伊热夫斯克”等几个完全成熟体系的机枪研制生产中心,在世界上享有性能可靠...
PK/PKM早期采用250发长弹链,后来改成25发短弹链,然后根据实际战场需求连接成100/200/250发的弹链,这样其灵活度也大大增加了。机枪配有不同大小的弹链盒,两脚架轻机枪模式下常见100发铝合金弹链盒,这个也是各种新闻图片中比较常见的配置。不过,PK/PKM设计上有个小瑕疵,就是换枪管还要开受弹器盖板。而且...
当PK通用机枪配备两脚架时,它化身为轻机枪,轻便而易于携带,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部署,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而当安装上三脚架后,它则变身为重机枪,被称为PKS,稳定而强大,为阵地防御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火力网。此外,为了满足装甲车和坦克的特殊需求,PK通用机枪还衍生出了PKT坦克机枪。这款机枪在设计中去掉了瞄...
真战斗民族,敢于站着撸机枪,俄罗斯PK机枪小记 毛子有三宝,AK、PK、RPG,但你要说最能代表苏系战斗力的,一定是PK机枪。毕竟这世界上能把一把通用机枪当轻机枪玩儿的也就只有战斗民族做得出来。二战时期,德国人将轻重两用的MG34/42通用机枪的火力和机动双重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让战后苏美两大巨头意识到...
“串联”特种弹药很可能已经在实战中进行过测试,在俄乌武装冲突前线,俄军普遍使用PKM和Pecheneg射击敌方无人机。值得注意的是,一线俄军部队利用热塑管自制5.45×39mm霰弹,作为AK-74步枪的应急弹药,射击近距离的敌方无人机。相对于小口径步枪,中口径机枪对空有效射程更远,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弹丸弹药的火力密度优势...
波兰PK机枪 罗马尼亚md.66 罗马尼亚库吉尔兵工厂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仿制PK机枪,定型为“1966年式7.62...
苏联第一种通用机枪——卡拉什尼科夫PK——的出现使得苏军机枪装备得到简化。 装备之后经过长时间验证,苏联军方认为这种机枪性能可靠,但作为步兵携行武器而言还相当沉重。于是,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轻型通用机枪。 本文为warspot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鲁斯兰·古克,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PK系列通用机枪,是卡拉什尼科夫在1950年根据AK-47突击步枪的工作原理所设计的。这款机枪不仅延续了AK-47的经典设计元素,更在通用性方面进行了创新与优化,成为了枪械设计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其深远的影响力,至今仍让无数枪械爱好者为之倾倒。1959年,PK系列通用机枪开始少量装备苏军的机械化步兵连。到了1966年以后...
其导气式原理与AK47相似,枪机结构和机匣设计也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导气结构的位置,PK机枪将其设计在枪管下方,而AK47则位于上方。这种设计不仅简化了拆卸和清理过程,还进一步增强了机枪的耐用性。此外,PK机枪采用弹链式供弹方式,为步兵班组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持。弹链通常装在弹盒中携带,便于作战时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