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VKA-II+AFP的ROC曲线显著高于单独使用AFP(0.855vs.0.796;p=0.027),但与单独PIVKA-II的ROC曲线无显著差异(0.855 vs. 0.832;p=0.130)。ROC曲线讨论该队列研究发现,PIVKA-II对HCC的诊断比AFP更敏感,并且可以单独使用,而不与AFP联合使用。与样本量为208例的美国研究不同,其中AFP对HCC的敏感性优...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是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质,可出现于维生素K缺乏或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血清中,是诊断HCC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与AFP互为补充。 我国目前肝癌防治形势严峻,三分之二的肝癌发现时为中晚期,1年生存率仅30-40%,提高对早期肝癌的筛查和诊断率,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 1、除HCC...
• 绝大部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AFP<400ng/ml 2、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PIVKA-II(肝癌诊断利器)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蛋白(PIVKA-II),又叫脱-γ-羧基凝血酶原( DCP ),在肝脏中合成,无凝血活性。该蛋白表达增多说明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风险较高。维生素K缺...
PIVKA-II+AFP的ROC曲线显著高于单独使用AFP(0.855vs.0.796;p=0.027),但与单独PIVKA-II的ROC曲线无显著差异(0.855 vs. 0.832;p=0.130)。 ROC曲线 讨论 该队列研究发现,PIVKA-II对HCC的诊断比AFP更敏感,并且可以单独使用,而不与AFP联合使用。与...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PIVKA-II可以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特别是对于血清AFP阴性人群。此外,将多种肝病标志物和临床参数组合,建立数字算法模型也有助于AFP 阴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肝癌患者初诊时往往即为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晚期生存率低...
PIVKA-II、AFP 以及二者组合:哪种最适合诊断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致命的癌症。两种生物标志物用于肝细胞癌诊断,包括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然而,关于生物标志物和肝细胞癌诊断的数据并不一致。为此,在泰国孔敬大学的大学医院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评估PIVKA-II,AFP或两种生物标志物...
1.PIVKA-II全称是“异常凝血酶原”,是一种因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的存在而产生的异常蛋白。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的凝血酶原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2.在肝细胞癌中,PIVKA-II水平通常升高,这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和监测的工具。研究显示,在肝细胞癌患者中,PIVKA-I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 3.与甲胎蛋白(AFP)相比...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是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质,可出现于维生素K缺乏或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血清中,是诊断HCC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与AFP互为补充。 多数研究结果均表明,与经典的肝癌标志物AFP相比,DCP具有更好的临床诊断性能。MITA等采用ELISA检测HCC患者血清DCP和AFP,结果显示,有62%(56/91)的...
此外,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也明确指出,在慢性肝病HCC危险分层的基础上,结合常规腹部超声、血清甲胎蛋白(AFP)以及异常凝血酶原(DCP/PIVKA-II)的检测,是筛查与监测HCC发生的有效方法。同时,PIVKA-II还可作为小肝癌切除术后愈后情况的判断指标,术前PIVKA-II的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率和复发率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