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用法 ping [hostname或者IP地址]:检查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例如,ping baidu.com`。2. 指定次数 ping -c [次数] [hostname](在Linux/Unix中)或 ping -n [次数] [hostname](在Windows中):发送指定次数的ICMP请求。例如,ping -c 4 baidu.com`。3. 设置超时 ping -w [秒数] [hostname]...
4. -i:设置发送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如ping -i 3表示每3秒发送一个数据包。5. -l:设置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字节),如ping -l 1000表示每个数据包的大小为1000个字节。6. -w:设置等待接收数据包的超时时间(毫秒),如ping -w 500表示等待500毫秒后没有回应即超时。7. -r:使用路由记录,显示到目标主机...
W或wait:设置等待每个响应的最长时间。 1.3 目标地址 可以是IPv4或IPv6地址,也可以是域名。 2. 测试时延 2.1 查看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 RTT) 当使用Ping命令时,它会显示每次回显请求的往返时延,即从发送请求到接收到回应的时间,这个时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延迟情况。 2.2 示例用法 ping c 4 www.google...
首先,`-c`参数代表指定发送的ping包数量。例如,执行 `ping -c 5 www.example.com` 表示向目标发送5个ping包。其次,`-i`参数用于设置发送每个ping包之间的间隔时间。使用 `ping -i 0.5 www.example.com` 表示每个ping包间隔0.5秒发送。再次,`-w`参数用于设置等待每个ping包的超时时间。 ...
Ping命令默认的超时时间是400毫秒。如果要更改超时时间,可以使用“-w”参数。例如,要将超时时间设置为1000毫秒,可以在Ping命令后面添加“-w 1000”参数。这对于测试网络连接速度非常有用。5.设置Ping命令的数据包大小 默认情况下,Ping命令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32字节。如果要发送不同大小的数据包,可以使用“-s”...
例如ping -w 5000 192.168.1.1,如果在指定的超时时间内没有收到目标的应答,则认为请求超时。 4.3高级用法 -r count参数(Windows):指定跟踪的路由器数,用于记录 Echo 请求消息和相应的 Echo 应答消息所经过的路由,但最多只能跟踪到 9 个路由。例如ping -r 5 192.168.1.1。 批量Ping 网段:在 Windows 命令提示...
ping的主要用法: 我们通常会用它来直接ping ip地址,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情况。 类如这种,直接ping ip地址或网关,ping通会显示出以上数据。 我们来系统的看下ping的六种用法。 一、ping -t的用法 不间断地Ping指定计算机,直到管理员中断。 这就说明电脑连接路由器是通的,网络效果很好。下面按按住键盘的Ctrl+c终止它...
-W: 指定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 3. 示例用法: (1) 使用默认设置,向目标主机发送四个ICMP请求包: ping 目标主机 (2) 设置发送ICMP请求包的次数为10: ping -c 10 目标主机 (3) 设置发送ICMP请求包的间隔时间为0.2秒: ping -i 0.2 目标主机 (4) 设置每个ICMP请求包的数据大小为1024字节: ...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w timeout] target_name 2、参数说明 -t:Ping 目标设备,直到停止操作。 -a:将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n count:要发送的 ECHO 请求的数目。默认值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