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PIM-SM域内所有的PIM设备上都需指定相同的静态RP地址,保证静态RP正常运行。 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配置动态RP 配置C-BSR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执行命令pim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进入PIM视图。 执行命令c-bsr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hash-length [ priority ...
PIM-SM域中组播数据转发的实现过程是: 邻居发现(Neighbor Discovery):在PIM-SM域中,PIM设备通过周期性的向所有PIM设备发送Hello消息,来发现PIM邻居,维护PIM设备之间的PIM邻居关系。缺省情况下,无论PIM设备是否收到来自邻居的Hello消息,都会接收其他的PIM控制消息或组播报文。但是如果PIM设备配置了邻居检查功能,则只有在...
因此也出现了PIM-SM模式,PIM-SM模式根据组播服务模型又可以分为: PIM-SM(ASM):为任意源组播建立组播分发树。 PIM-SM(SSM):为指定源组播建立组播分发树。 二、PIM-SM(ASM)介绍 PIM-SM(ASM)模型形成组播分发树的方法是: 将组成员的位置事先告知某台组播路由器(Rendezvous Point,RP),形成RPT(RP Tree)。 组...
[R1-pim] static-rp 3.3.3.3#设置静态RP地址3.3.3.3R2的配置如下:[R2] multicast routing-enable[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R2-GigabitEthernet0/0/0] pim sm[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R2-GigabitEthernet0/0/1] pim sm[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R2-GigabitEthernet...
PIM-SM概述 PIM-SM(PIM Spar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是组播PIM的另外一种模式稀疏模式,该模式和密集模式相反,使用“拉(pull)”的方式来传输数据;适用于范围较广的大中型网络中,组成员分布相对分散的环境中; PIM-SM工作流程 1、邻居发现和DR选举 ...
在ASM(Any-Source Multicast)模型中,PIM-SM使用“拉(Pull)模式”转发组播报文,一般应用于组播组成员规模相对较大、相对稀疏的网络。基于这一种稀疏的网络模型,它的实现方法是: 在网络中维护一台重要的PIM路由器:汇聚点RP(Rendezvous Point),可以为随时出现的组成员或组播源服务。网络中所有PIM路由器都知道RP的位置...
一、PIM-SM(SSM) 前面我们学习了PIM-SM(ASM)模型的基本原理,ASM模式是选举出RP,然后成员端DR到RP生成RPT,源端DR到RP生成SPT,两段式生成树架构,最终形成组播源-SPT-RPT-组播组成员的路径。 SSM模型针对特定源和组的绑定数据流提供服务,接收者主机在加入组播组时,可以指定只接收哪些源的数据或指定拒绝接收来自哪...
PIM-SM(SSM模型) 基本原理 SSM模型是借助PIM-SM的部分技术和IGMPv3/MLDv2来实现的,无需维护RP、无需构建RPT、无需注册组播源,可以直接在源与组成员之间建立SPT。 SSM的特点是网络用户能够预先知道组播源的具体位置。因此用户在加入组播组时,可以明确指定从哪些源接收信息。组成员端DR了解到用户主机的需求后,直接...
PIM-SM 是一种能有效的路由到跨越大范围网络(WAN 和域间)组播组的协议,而 PIM-DM 主要用于局域网。PIM-SM 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单播路由协议,主要被设计来支持稀疏组。 PIM-SM使用了传统的基于接收初始化成员关系的 IP 组播模型,支持共享和最短路径树,此外它还使用了软状态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
PIM SM的工作机制: RP的发现: RP-汇聚点 在网络中维护一台RP,所有的pim路由器都知道RP的位置,RP负责接受组播数据,并向组播接受者进行转发,RP跟组播源构建一颗SPT树,RP跟组播接受者构建一颗RPT树。 RPT的构建: 当网络中出现组成员,用户通过IGMP加入某组播组,然后由最后一跳路由器(成员端DR)向RP发送(* G)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