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 友和知乎网友的留言希望我写下关于social 的经验和感想。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确实不易,希望知友们都能砥砺前行。 在学术圈,除了 science 做得好,social 和 networking 也超级重要。毕竟研究做得…
在学术圈中,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常常被界定为一种明确的师徒关系。然而,当这种关系延伸到创业领域时,PI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和定位却变得微妙而复杂。尽管外界可能会认为PI和学生创业是不平等的,但实际上,在创业的道路上,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是路径和方向有所不同。 首先...
2. 不要只是闷着头搞科研,还要重视广泛的交往和联系。积极联系导师、同门、同行,建立学术圈的联系。这些关系除了能够在各种评审的时候给你加一些隐形分数,还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比如恰好某个大佬看好你的工作,和你联合进行一些研究,那你的科研资历瞬间加分不少,还有一些项目可能不知不觉就落在了你的...
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有:1)明晰PI的科研权责与党政、社会、学生事务权责,对于不同职称和行政级别的PI应坚持科研决策权的平等性;2)在保持公平性的前提下,学校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PI给予相应的支持;3)实行PI制和预聘-长聘制的新型研究...
确保在提升能力的同时考虑在学术圈外的就业能力,或者在学术圈内发展自己的一个优势。这也是本文作者开始写博客和画画的部分原因:这是一条从喜欢的技能中提取出来的新路,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发展维度[22]。 决定什么时候退出是最难的一条规则,并且与关于学会接受失败的规则六直接冲突。这是一个只有你才能做出的...
确保在提升能力的同时考虑在学术圈外的就业能力,或者在学术圈内发展自己的一个优势。这也是本文作者开始写博客和画画的部分原因:这是一条从喜欢的技能中提取出来的新路,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发展维度[22]。 决定什么时候退出是最难的...
PI自己走出学术圈也是很常见的事,我在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几位科学家同事,如Willem Overwijk 教授,Laszlo Radvanyi 教授都在一个时期离开学术圈去企业进一步充实自己。由此可见,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产业界,要做出优异的成绩,以上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祝愿每个人在追梦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换句话说,永远排“老大”是不可能的,许多工作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提倡集体贡献对于学术圈发展才是有利的。 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实实在在的“参与”, 开天辟地的“创新” 医药魔方:若想参与全球的创新药开发竞争,新时代的临床科研对研究者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您作为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全球leading PI,有哪些...
【学术讲座】青年生信PI系列讲座第四期: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Single Cell Data 2226 1 2:07:46 App 【学术讲座】青年生信PI系列讲座第六期:Small Microbes - Big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1908 2 2:15:18 App 【学术讲座】青年生信PI系列讲座第五期:Bioinformatics PI running a wet-lab 1303 -- 2:45:...
对学生来说,读博,是科研道路的起点。而对 PI来说,如何寻找到真正适合走科研道路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个博士到底要不要读下去呢?本篇文章尝试从导师和学生不同的身份视角出发给出建议。 图片来源:Pexels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知社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