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挑战超高难度的脑部肿瘤;有的联合溶瘤病毒挑战罕见肿瘤CSCC的新辅助治疗;有的挑战临床证据更充分,但竞争力相对没那么大的组合,直接把PD-(L)1单抗替代成PD-L1小分子,联用KRAS G12C、VEGF和CTLA-4等抑制剂。从PD-(L)1单抗+EGFR抑制剂失败的临床试验中吸取教训,如肝毒性和肺毒性,推出更加合适的PD-L1...
然而,免疫治疗耐药后的治疗策略尚不明确。近些年,随着不同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问世,有学者尝试在不同药物之间进行切换治疗,以解决耐药问题。 此前,JOURNAL OF LIVER CANCER上发布了一篇案例,关于肝癌一线PD-L1单抗免疫联合治疗失败后,后线再...
泛素化、乙酰化和棕榈酰化在调节 PD-L1 的易位、再循环和稳定性及其与 PD-1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PD-L1 在 T180 和 S184 位点被糖原合酶激酶 3β(GSK3β)磷酸化, 导致其通过含β转导蛋白重复序列蛋白 (β-TRCP) 进行多泛素化。
2023年12月,广州再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再极医药”)宣布:再极医药与温州大学医学院联合开展的口服PD-L1药物MAX-10181治疗脑胶质瘤的动物药效数据,获准在2024年美国癌症协会年会(AACR)进行展示,实现了脑胶质瘤治疗的全球首创的口服肿瘤免...
2025年1月30日,张泽民院士在Cancer Cell发表了题目为“Distinct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ie chemotherapies and PD-L1 blockade combination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文章,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和PD-L1联合阻断的细胞机制。 研究背景 三阴性乳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亚型,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免疫检查...
PD-1或PD-L1是新兴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靶点,PD-1或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T细胞上PD-1和肿瘤细胞上PD-L1的结合,可激活T细胞的免疫作用。 但从既往研究来看,单药使用的疗效有限,因此不同的PD-1或PD-L1抑制剂已经探索了很多新型的联用方法,并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本文汇总了进口PD-1/PD-L1抑制剂已有结果的...
目前,实际上只有约20%~40%的患者能够从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两个重要因素是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中缺乏肿瘤特异性T细胞和T细胞经历功能性耗竭。 两类免疫疗法联用的进展和前景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CAR-T细胞免疫疗法和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领域取得的...
根据 ITCH 体外活性实验进行小分子化合物库的筛选结果,作者发现化合物 AK087 可增强 ITCH 活性,促进 PD-L1 泛素化降解从而降低肿瘤细胞 PD-L1 表达。在多种黑色素瘤 MAPK 靶向治疗小鼠模型中,AK087 与 MAPK抑制剂联用均可抑制治疗抗性的产生而极大增强治疗效果。该研究在 PD-L1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层面做出了...
在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中,对于PD-L1≥50%患者,单药帕博利珠单抗作为I类优先推荐,联合化疗同样作为I类推荐,但只是普通推荐,并不是作为优先推荐;ASCO指南的基本思想与NCCN指南相似。在ASCO指南中,对于PD-L1≥50%患者,单药帕博利珠单抗仍然作为优先推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联合治疗。
2024年1月3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发布公示,正大天晴重磅抗癌药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TQB2450注射液,用于既往接受过一、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非 MSI-H)或非 DNA 错配修复缺陷(非dMMR)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两款产品同时被纳入优先审批品种名单。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