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的结构:PD-1是一种单一跨膜蛋白,包括一个外胞浆区域、一个跨膜区域和一个细胞内胞浆区域。外胞浆区域包含一个 N-末端免疫球蛋白变量区(IgV) 和一个C-末端免疫球蛋白类区(IgC),用于与其配体结合。PD-1 的外胞浆区域包含多个位点,包括Y248、Y223和Y201,可被磷酸化,从而调控 PD-1的免疫调节功能。
PD-1及其配体结构 PD-1是由268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为50kDa的I型跨膜受体,是免疫球蛋白CD28家族成员,与另一免疫球蛋白成员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同源性有20%,人PD-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q37.3。PD-1结构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分别为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疏水的跨膜区和胞内区。胞内区有2个酪氨酸...
1. PD-1的结构PD-1是在T细胞杂交瘤细胞株进行活化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被发现,因此得名[1],属B7-CD28家族成员之一。PD-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2q37上,所编码的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 kDa-55 kDa的I型跨膜糖蛋白,由于缺乏在近膜处能形成同源二聚体的半胱氨酸,以单体形式表达于细胞膜表面。PD-1蛋...
蛋白结构(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PD-1蛋白在C端携带多组氨酸标签。 PD-1蛋白的计算分子量为16.8kDa。由于糖基化,该蛋白在还原(R)条件下(SDS-PAGE)以31-44kDa迁移。 内毒素(Endotoxin): Less than 1.0 EU per μg by the LAL method. 纯度(Purity): ...
1.2 PD-1/PD-L1蛋白受体结构和相关临床药物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抑制受体,它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后,募集酪氨酸磷酸酶SHP2向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13]。而癌细胞可以通过利用抑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来逃避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14]。基于以上机制,...
PD-L2(也称为B7-DC或CD273)和PD-L1(也称为B7-H1或CD274)是作为共抑制因子并构成PD-1受体的配体。PD-L1是由CD274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含29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0 kDa(图6)。PD-L1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可能位于染色体9 p24。 图6. PD-L1蛋白结构域、mRNA和基因的图解表示。使用Biorender.com创建...
1.PD-L1信号通路概述 1.1 PD-1 及其配体的结构与分布 PD-1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Ⅰ型跨膜糖蛋白,由人PDCD1基因编码,该基因位于染色体 2q37. 3位点,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000,是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表面单…
PD-1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其中,胞外区含有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PD-1胞内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ITIM)及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 ITSM),这两种基序各含有1个酪氨酸。
PD-1属于CD28家族成员,与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有20%的同源性。PD-1是由268个氨基酸组成的I型跨膜糖蛋白,它的结构(图2)主要包括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样结构、疏水的跨膜区以及胞内区。胞内区尾部有2个独立的酪氨酸残基,氮端的酪氨酸残基参与构成一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