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817二极管正向电流If可以确定为3mA,If=3mA。三:光电耦合器与TL431取值 TL431是可控精密稳压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用它代替稳压二极管,例如,开关电源、LED电源、LED驱动器、可调压电源、数字电压表、运...
光耦内部的LED利用了TL431在闭环状态下的分流稳压性质,因而当Vout电压抬升时,431阴极会吸收更多电流,光...
TL431 的死区电流为1mA,也就是R6 的电流接近于零时,也要保证431 有1mA,所以R3《=1.2V/1mA=1.2K 即可。除此以外也是功耗方面的考虑,R17 是为了保证死区电流的大小,R17可要也可不要,当输出电压小于7.5v 时应该考虑必须使用,原因是这里的R17 既然是提供TL431死区电流的,那么在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不足时才有用...
三极管饱和的方式,肯定不是TL431的设计者,最初的想法,他的想法,肯定是要让这些三极管工作在放大方式的。C低于2.5V,在反激的431中,不会出现2.5V流向5V的电流,假设反激电压为输出5V.如果REF电压高于C,电流也是从集电极到发射极的流动方向。最好的情况是,3.28K电阻之下的电路工作正常,而可以输出1.5V左右的基准电压。
为了进一步证明431的电流控制方式和II型补偿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推导计算。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电路工作的理解,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Vref在通电后保持稳定,经过Rled*(R1+R2)的除法运算后,其值变得非常小,可以近似为0。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电路框图:图7展示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反馈...
TL431 的死区电流为1mA,也就是R6 的电流接近于零时,也要保证431 有1mA,所以R3《=1.2V/1mA=1.2K 即可。除此以外也是功耗方面的考虑,R17 是为了保证死区电流的大小,R17可要也可不要,当输出电压小于7.5v 时应该考虑必须使用,原因是这里的R17 既然是提供TL431死区电流的,那么在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不足时才有用...
负反馈呀,REF高于2.5V,PC817导通,左边芯片的占空比减小,使输出电压变低,直到REF低于2.5V,然后PC817关断...
说到TL431的工作方式,很多人想到的必然是TL431+PC817的电源电路。其实任何基于431手册中的稳压电路,都可以有合理的电路模型。 而TL431和PC817的反激电源中的TL431,却无法,或很难解释。 图1是TL431的内部原理图 首先,这里有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当TL431正常工作在稳压电源中的时候,Cathode的电压是多少?大家想过这个...
主要就是pc817和tl431这组经典反馈的疑问。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帖子,说他们的用途,是靠431的内部2.5V基准与反馈的电压比较,使431的阴极端输出波动,817在431的K端波动时发光,使输出反馈到控制芯片,从而调节控制芯片的输出脉宽,进一步调节。 那我不明白的地方是,为什么不能用简单的电阻分压反馈调节呢,我在输出采样电压...
431要求有1mA的工作电流,也就是R1的电流接近于零时,也要保证431有1mA,所以R3<=1.2V/1mA=1.2K即可。除此以外也是功耗方面的考虑。 R1的取值要保证TOP控制端取得所需要的电流,假设用PC817A,其CTR=0.8-1.6,取低限0.8,要求流过光二极管的最大电流=6/0.8=7.5mA,所以R1的值<=(15-2.5-1.2)/7.5=1.5K,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