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函数Offset可以结合Column和Row函数进行应变区域的求和。这个Excel函数公式非常有意思,考验函数公式动态区域的构造功底。#excel #offset #column#row#函数公式 - Excel课代表于2022072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6.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1、选中B1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OFFSET($B$2,COLUMN(B2)-2,ROW(B2)-2)&"",按回车键回车。 2、将公式向右填充至J12单元格,向下填充至J13单元格即可。 3、公式解析。 (1)COLUMN(B2): COLUMN函数的功能是返回一个引用的列号。 COLUMN(B2)的意思是返回B2单元格所在列的列号,为2。当公式向右填充...
(3)=OFFSET($B$2,COLUMN(B2)-2,ROW(B2)-2):网页链接 OFFSET函数的功能是:以指定的引用为参照系,通过给定偏移量返回新的引用。 这里的$B$2就是参照系,COLUMN(B2)-2返回的结果为0,ROW(B2)-2返回的结果为0,代入公式的:=OFFSET($B$2,0,0),该公式的意思是:以B2单元格为参照系,向下移动0行,向右移...
2、OFFSET+ROW+COLUMN: '//先行后列=IF(AND(ROW(A1)<= 20,COLUMN(A1)<=5),OFFSET($A$1, (ROW(A1)-1)*5 + COLUMN(A1)-1, 0),"") '//先列后行=IF(AND(ROW(A1)<= 20,COLUMN(A1)<=5),OFFSET($A$1, (COLUMN(A1)-1)*20+ROW(A1)-1, 0),"") ...
首先看offset函数语法:OFFSET(reference, rows, cols, [height], [width])再看EXCEL中给出的该函数解释:以指定的引用为参考系,通过给定偏移量返回新的引用。这个解释太过简单,估计很多人还没有理解,那我再把EXCEL中关于该函数的帮助文件(学习EXCEL很好的一个途径,就是查阅帮助文件!)放出来,见下图:
相当于——当右拉使得函数中的列标增加(A→B→...)时,函数中的offset中的单次下移量rows随之增加。 因此,我们使用COLUMN()函数来反应列标的变化,并将它放在offset的rows位置来让rows随之增加。 即Offset($A$1,COLUMN(A1)-1,row(A1)-1)。 实现转置:Offset($A$1,COLUMN(A1)-1,row(A1)-1)...
Offset函数结合Column或Row函数可以很容易的将一列数据转换为一行数据,或者将一行数据转换为一列数据。列转行:B1=OFFSET($A$2,COLUMN(A1)-1,0);行转列:G2=OFFSET($B$1,0,ROW()-2)。 列转行的原理:以A2为基点,根据B1单元格的列号减1,向下偏移相应的行数,向右偏移0列,返回一个单元格的引用。 行专列...
=OFFSET($A$1,ROW()-1+(COLUMN()-3)*5,0) 二維資料 > 一維資料 這裡會用到QUOTIENT:該函數會回傳兩數相除後的商值,也就是兩數相除後的整數部分。 QUOTIENT(9,3)=3 QUOTIENT(5,2)=2 QUOTIENT(17,3)=5 二維資料轉一維資料,這裡我留給大家自行練習看看,我會在下方附上我的答案。
9 基本思路是随着公式的横向、纵向拖动,其中的A1参数发生改变,通过ROW和COLUMN函数计算,再使用合理乘法和加法的搭配产生向右加1,向下加6的效果。10 最后,是将这个参数套入OFFSET函数的第二个参数位置。 即C4单元格输入=OFFSET(A1,(ROW(A1)-1)*6+COLUMN(A1)-1,0) 由于此公式拖动过程中第一个参数A1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