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颗粒:主要有SLC、MLC、TLC、QLC、PLC五种,闪存颗粒按照数据稳定性、速度以及价格排序为SLC>MLC>TLC>QLC>PLC,现主流的固态基本采用TLC和QLC居多,假设有个120G固态硬盘,每天写入10G数据,有网友估算不同擅长颗粒的使用寿命如下:slc理论寿命=120*100000/10=1200000天=3287.67年;mlc理论寿命=120*3000/10...
●读写寿命、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闪存颗粒,尽管QLC的读写寿命也远超大多数人的换机周期,但是目前更建议TLC;在意稳定性的朋友建议选择大厂原片固态盘。 固态硬盘之间差异巨大,容量、可靠性和价格往往难以兼得,选购时应针对性选购,主要可分两个场景: ●仓储缓存:存储不重要数据的仓储盘(如游戏盘)或者是用于raid冗余阵列...
而且明年长江的128层TLC和QLC也要量产了,没必要抱着64层不放,估计未来清库存的时候才会用64层的颗粒组2T的盘吧 7楼2020-12-24 05:10 收起回复 Lady_lox 配角乙 8 感觉现在修仙式更新没人看,一口气秃噜一堆后面就没热度了,纠结不过还是继续先更一部分吧,剩一部分下午再说,有什么相关问题请尽管问,我会尽力...
三星860和英特尔6..三星860和英特尔660P,选哪个呢,一个靠谱的TLC sata盘,一个不靠谱的QLC nvme盘,价格差不多,都是五年保还有这个金士顿a1000 总感这种不靠谱的nvme还不如860好
2018年3D TLC闪存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现有堆栈层数达到了64层,下一代则是96层堆栈,而且美光、英特尔、东芝、西数都推出了QLC闪存,未来一两年内就会爆发。在台北电脑展上,Marvell公司也宣布了新一代NVMeSSD主控——88SS1100及88SS1084,面向未来两年的96层堆栈3D闪存,支持LPDDR4缓存及QLC闪存,速度可达3.6GB/s。
QLC的M.2能买吗? 先说结论:市售的intel 660P、三星860 QVO、英睿达P1,目前先不要买。如果一定要买的话,等QLC硬盘的容量明显大于TLC、并且售价明显低于TLC时候再考虑。而且考虑到缓外性能,购买的型号容量是越大越好。有值友调侃说:“固态有QLC,机械有叠瓦盘,总结下就是便宜不是没有道理的。本来还想嘲笑QLC缓...
此外在性价比上也更有优势。我们应该看到,消费级固态硬盘产品的迭代更新是相当迅猛的,MLC的时代已经远去,TLC正当其时,QLC也在前行。作为消费者希望旗舰级固态硬盘应当有自己的坚守,也期待市场能够推陈出新,产出更多东芝 RD500 这样的新品。测评不周,敬请海涵,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评测的研究生。
瑞昱NVMe SS..RTS5762 主控,支持NVMe 1.3,8通道,兼容各类3D TLC、QLC,支持ECC校验纠错。性能方面,M.2 演示盘(基于东芝64层3D TLC)的连续读取超过3500MB/s,写入超过30
第一,我的前一篇文章强调了,原厂QLC颗粒的寿命远低于原厂TLC颗粒,在价格未拉开差距的情况下不值得纳入考虑,因而本文一律不推荐QLC固态硬盘。 珍爱生命,远离QLC固态硬盘!双十一固态硬盘避坑指南! 第二,各位值友需要提前确定容量。绝大多数厂家的128G和256G型号,在写入性能上往往弱于500G和1TB版本,本文对于128G和256...
技术规格方面,SM2270采用双核Arm Cortex-R5架构,支持超高数据吞吐,走PCIe Gen 3 x8通道,支持NVMe 1.3协议,可识别16个NAND颗粒,支持最新96层3D NAND TLC和QLC颗粒,最高可支持16TB SSD容量。性能方面,连续读写未透露,4K随机表现优秀,拥有高达800000 IOPS读取表现。功能属性方面,具有断电保护、高效能LDPC纠错码(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