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末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对SARS-CoV-2的抗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刺突蛋白上具有强效中和能力的靶向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抗体以及具有广谱抑制活性的靶向S2亚基的抗体。位于刺突蛋白上的另一个重要的中和抗体的靶点是NTD,NTD蛋白位于刺突...
记录一下,关于抗原表位选择: 一. 新冠病毒至今为止,中和表位主要集中在RBD区,NTD及S2区的中和表位只有1-2个,所以,利用S蛋白作为疫苗免疫原有机会活化RBD区外的NTD中和抗体,但一般难以活化针对S2的中和抗体,因为S2的中和表位太弱。但是S蛋白作为免疫原时,由于NTD将遮挡RBD区,导致中和抗体应答主要集中在RBD顶端的3-...
SARS-CoV-2 S 蛋白有多种构象,其中 RBD 方向不同导致了病毒与 ACE2 结合亲和力的不同。三个 RBD 都向下的闭合状态的 S 蛋白无法与 ACE2 结合,而一个 RBD 向上的 S 蛋白能够结合受体并开启感染过程。最近,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检测到两个 RBD 向上的半开放状态和三个 RBD 向上的开放状态,但是相应的高...
新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倾向于抵抗由先前感染和疫苗接种诱导的体液免疫,通过快速突变逃避RBD靶向的NAbs[1, 37]。除了关于RBD的研究,自从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也有对NTD的关注。一项研究证明,一类靶向NTD的抗体可以促进RBD向"向上"构象的转变,从而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38]。已经鉴定出了几种NTD NAbs[26],主要靶向...
(1)样品与含RBD的片段、试剂1、试剂2接触; 试剂1:ACE2或ACE2片段; 试剂2:结合NTD的中和抗体; 其中,所述试剂1或试剂2中的一种连接有标记物,另一种固定于固相载体; (2)检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a)样品同时与含有RBM及NTD结构域的蛋白、试剂1、试剂2接触; (b)样品先...
目前,已成功生产出高质量Omicron突变株全长Spike蛋白三聚体及RBD抗原蛋白,覆盖全部35个真实世界突变位点,并从抗体库中成功筛选出可阻断Omicron及ACE2结合的高中和活性抗体。此外,Omicron突变株S1、NTD、N蛋白抗原及Omicron突变S蛋白假病毒也在陆续出货中,将于本周陆续发往全球。(证券时报·e公司)每日经济新闻 ...
百普赛斯:Omicron突变株S1、NTD、N蛋白抗原等在陆续出货中 12月6日,百普赛斯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已成功生产出高质量Omicron突变株全长Spike蛋白三聚体及RBD抗原蛋白。此外,Omicron突变株S1、NTD、N蛋白抗原及Omicron突变S蛋白假病毒也将于本周陆续发往全球。
然后,研究这又在COVID-19病人中检测是否存在这些抗体,结果发现确实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样本中检测到了这些抗体(在48名健康人中,有3名也检测到了较低水平的),但ADE抗体(NTD)与中和抗体(RBD)的比例在不同患者中有所不同,对中和活性影响有限,尚不知在临床上对疾病进展有何影响。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的ADE机制...
这在设计新疗法时非常有用,因为新疗法可以让另一种抗体立足并附着在病毒的受体结合域 (RBD)上,从根本上阻止病毒与人体细胞中的受体结合。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这种双重或"双特异性"抗体,称为 CoV2-biRN,在实验室测试中,它们显示出对已知会导致人类患病的所有 SARS-CoV-2变体的高度中和。这些......
It's been reported that Coronavirus can infect the human respiratory epithelial cells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ACE2 receptor. The spike protein is a large type I transmembrane protein containing two subunits, S1 and S2. S1 mainly contains a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 which is res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