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国际自伤研究学会(ISSS)于2018年提出了非自杀性自伤(Non- Suicidal Self- Injury,NSSI)的官方定义。[1] 具体而言,非自杀性自伤被定义为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由于未经社会或文化认可的原因,对身体组织造成的蓄意和自我伤害。 首先,意图致命的自杀行为被排除在这个定义之外。重要的是要记住,自伤和自杀虽...
NSSI行为虽然一般不会致死,但极具危险性。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低频率和少部位的NSSI行为是成年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志之一,而高频率和多部位的NSSI行为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已被证实是预测自杀的重要危险因子。此外,NSSI行为可以出现在多种精神障碍中。临床研究发现,伴NSSI的青少年有87.6%被第一诊断为精神类疾病...
在存在非自杀性自我伤害(NSSI)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他们倾向于将这些痛苦和羞耻的感受转化为自我责备,而非归咎于父母,因为归咎于父母可能会破坏其与父母的关系。若此类互动模式频繁重复,父母的批评与青少年内在化的羞耻感将促使他们持续进行NSSI行为。研究表明,家庭动态中的人际批评,特别是父母对青少年的批评,与女...
非自杀性自伤(NSSI)指个体直接、故意损害身体组织,但并不打算造成死亡。切割是NSSI最常见的形式,其他形式包括烧灼、刮擦/划伤皮肤、干扰伤口愈合、击打、咬伤、自我投毒,以及有目的性地参与非娱乐性的高危活动等。尽管大部分实施NSSI的个体并没有寻求死亡的意图,...
12种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 那些并未预期有害后果的行为(如,吸烟导致的肺癌),以及以死亡为目的自杀行为不是NSSI,文化认可的身体修饰,如纹身或身体穿孔,也不属于NSSI。 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约1~4%的成年人和13~23%的青少年在其生活中的某个阶段报...
nssi的及诊断标准 "NSSI" 通常指的是"Non-Suicidal Self-Injury",即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这种行为是指个体故意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但不是为了致命目的。常见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包括割伤、刺伤、撞击等。 "NSSI" 不是一种具体的临床诊断,而是描述一类行为的术语。在诊断和治疗上,通常会更具体地考虑行为的背后原因以及...
不同于一般的冒险行为,NSSI的目的是故意伤害身体,而不仅仅是冒险行为的副产物。该行为也与多种不良结果有关,如认知障碍、不良人际关系、暴力犯罪等。并且青少年早期的NSSI可能预测青春期晚期精神障碍的发生,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也密切相关。图源:百度 2022年3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
网络非自杀的自残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自杀性自伤 网络释义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指个体在无自杀动机的情况下直接对自身组织的故意伤害,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所认可,具有反复性、蓄意性、间断性等特点。NSSI不仅对青少年的躯体造成伤害,还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6岁,主诉“情绪不稳...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种复杂的行为,通常与多种心理健康状况共病。 边缘型人格障碍:NSSI行为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较为常见,这种障碍的特征是情绪不稳定、冲动行为、人际关系紧张和自我形象问题。 抑郁和焦虑障碍:NSSI行为与抑郁和焦虑情绪紧密相关,这些情绪可能是NSSI行为的诱因,也可能是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