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受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离子型受体,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海人藻酸受体(KAR)和α-氨基-3 羟基-5 甲基-4 异恶唑受体(AMPAR),它们与离子通道偶联,形成受体通道复合物,介导快信号传递;另一类属于代谢型受体(mGluRs),它与膜内G-蛋白偶联,这些受体被激活后通过G-蛋白效应酶、脑内第...
①儿童抗NMDAR脑炎的管理应由具有多学科联合治疗经验的儿童神经病学团队指导;②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管理症状和并发症,康复锻炼,减少后遗症,预防或治疗疾病复发;③所有治疗的建议均需要排除禁忌证,结合当地的经验,与患儿家属讨论并取得同意后实施;...
因此,为避免与广泛免疫增强相关的问题,并实现有选择性地消耗产生NMDAR自身抗体的B细胞,2023年11月1日来自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的Harald Prüss教授团队在Cell发文:“Chimeric autoantibody receptor T cells deplete NMDA receptor-specific B cells”,他们开发了NMDAR特异性嵌合自身抗体受体(NMDAR-CAAR)T细胞。NMDAR-CAAR...
NMDAR抗体阳性脑炎(抗NMDA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其精神障碍期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及时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根据现有信息整理的一般情况: 1. 病情发展:抗NMDAR脑炎的精神症状通常在发病后的6-8天达到顶峰。此后,患者可能会进入强直期,表现为沉默寡言、运动不能、对语言命令无反应...
散发性(sporadic CJD,sCJD)和自身免疫相关脑病都是相对罕见疾病,sCJD合并神经抗体阳性者更加少见,目前中国尚未见此类报道。本研究总结1例以精神异常合并快速进展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NMDAR抗体阳性的临床诊断s CJ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研究揭示了NMDAR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来源,及其与另一个分子RPM4相互作用的机制、和介导毒性的具体结构域;并发现了一类具有新作用模式的神经保护剂,即NMDAR/TRPM4相互作用界面抑制剂。 具体地,首先,Jing Yan博士(文章一作)等人关注了已知的能够与NMDAR相关作用的一个蛋白质,TRPM4 ,即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家族中美伐他...
1、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一种罕见的严重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有精神行为改变、运动障碍、记忆障碍和癫痫等,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抗nmdar抗体(nmdar-abs)选择性结合神经元表面nmdar,使nmdar密度减少进而引起神经元功能下降。尽管病毒感染、肿瘤携带可...
典型的抗NMDAR脑炎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特点, 病程一般经历5期8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只出现其中的部分症状,或并不完全按照这5个阶段进展,但是仅有单一孤立症状,如异常运动、精神症状或癫痫的情况极其少见。另外,年龄<18岁的青少年多以癫痫、言语困难和运动障碍起病,>18岁成人则以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为首发多见。
NMDAR的分子量因不同的亚单位而异,通常在100 kDa(千道尔顿)到200 kDa之间。NMDAR由多个亚单位组成,包括两个NMDAR亚单位(NMDAR1和NMDAR2),以及可能的调节亚单位(如NMDAR3或NMDAR4)。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使用西方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可以检测NMDAR蛋白的表达和翻译后修饰。Western blot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