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Niú Bànɡ Zǐ 【别名】恶实(《别录》),鼠粘子(《本草图经》),黍粘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蝙蝠刺(《纲目》),毛然然子、黑风子(《青海药材》),毛锥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粘苍子(《辽宁主要药材》),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江苏植药志》),大牛子(《山西中药...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别名 牛子、大力子、鼠粘子。 化学成分 含牛蒡甙,又含脂肪油20~30%。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1~1.5米,上部多分枝,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叶大有长柄,叶片广卵形心脏形,长40~50厘米,宽30~40厘米。茎上部...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与薄荷、金银花等同用,如银翘散;用治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等同用。本品发散力不及薄荷大。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2.透疹止痒(麻疹不透,皮肤瘙痒) 用治热毒内盛而...
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边翘、薄荷等同用。治疗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连翘、栀子、瓜蒌等药同用,如牛蒡子汤(《外科正宗》)。本品配伍玄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清热泻火解毒药,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名医别录》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东北及浙江省。此外,四川、湖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亦产。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
Niubangzi is the dried and mature fruits of Arctium lappa L., which belongs to family compositae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of P. R. China in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emical Industry Publishers, Beijing, 2010). All the roots, leaves, and fruits of L. can be used as ...
【药材来源】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开始炒用(《食疗》)。宋代增加了爁制、酒拌蒸(《局方》)。金元时代有烧存性(《儒门》)、炒黑(《丹溪》)等法。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去油、焙黄(《普济方》)、炒...
[2025-03-07]亳州药市的牛蒡子行情持续低迷,因需求不振且供应充足,目前未见好转。甘肃地区的色选货价格约为15元,陕西地区则报价约16元。 [2025-02-26]玉林药市的牛蒡子商户近期采取随购随销的策略,导致市场行情显得较为平淡。由于去年牛蒡子产量较大,目前市场上货源充足,多数商户选择即时购销,使得行情持续平稳。当...
牛蒡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黄色并略有香气,取出,放凉。 【性味】 辛苦,凉。 ①《别录》:味辛,平。 ②《本草拾遗》:味苦。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辛,温。 ④《药品化义》:辛,性寒。
2024年11月04日,宇博智业大数据预警中心数据显示,牛蒡子产品重点产地中,共有4家产地的多个品种价格较4周前(2024年10月07日)出现了大幅上涨,平均上涨幅度为17.65%。其中,甘肃省宁县的牛蒡子价格更是出现了暴涨,今日报价为14.00元/斤,较4周前(2024年10月07日)上涨了17.65%,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表1:2024年11月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