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ang 牛蒡别名:恶实根、鼠粘根、牛菜 性味: 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 归肺、心经散风热 消肿 牛蒡的功效与作用可散风热,消毒肿;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而肿、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症瘕积块、痈疖恶疮、痔疮脱肛等症。主治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从牛蒡根中分离得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此外,还有抗菌剂抗...
choushanniubang 臭山牛蒡性味:味辛;苦;性凉;小毒。臭山牛蒡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主治感冒;咳嗽;瘰疬;妇女炎症腹痛;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90g。 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 选购保存夏、秋季采收,全草切段晒干,花阴干,种子晒干。
14、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 15、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17、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
( niubangzhou ) 牛蒡粥《食医心鉴》 主治: 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消肿。适用于腮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以及麻疹透发不快。 处方: 牛蒡根30克(或牛蒡子打碎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备方法: 将牛蒡根煎汁去渣取汁100克;粳米煮粥,入牛蒡汁,调匀,加白糖矫味。 用法用量: 每日服2次,温服。 禁忌: 小...
( niubangganjutang ) 牛蒡甘桔汤《外科正宗》 主治: 治颐毒表邪已尽,耳项结肿,微热不红而疼痛者。 处方: 牛蒡子桔梗陈皮天花粉黄连川芎赤芍药甘草苏木各3克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治疗依据。 主页 | 京ICP备15016853号 | yianji2@163.com ...
【来源】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 【性味】辛,温。更多:https://www.bmcx.com/ 【功能主治】祛寒,散瘀,镇痛。主治感冒头痛,关节痛,劳伤。 【用法用量】泡酒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niubanggen 牛蒡根别名:恶实根、鼠粘根、牛菜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归心、肺经。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祛风热,消肿毒。牛蒡根主治主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牛蒡根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6~15g;或捣汁;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或煎水洗...
1、治喉痹水浆不入:取生恶实茎叶研,涂喉上。兼捶一茎,令头破,内喉中,差。 2、治诸疮及金疮:用牛蒡叶贴之。 3、治小便不通,脐腹急痛:大夫叶汁、生地黄汁、蜂蜜各30g。加水煎3~5沸,调滑石末3g服。 牛蒡茎叶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牛蒡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牛蒡子"条。
( niubangzisan ) 牛蒡子散《太平圣惠方》 主治: 治热毒上攻,头面烦热,大便不畅。 处方: 牛蒡子90克(微炒)羚羊角屑30克 槟榔30克 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 制备方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用法用量: 每次6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以...
( niubangchantuijiu ) 牛蒡蝉蜕酒《民间验方》 主治: 散风宣肺,清热解毒,利咽散结,透疹止痒。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喉痒,吐痰不利,风疹、寻麻疹,疮痈肿痛。 处方: 牛蒡根(或子)500g 蝉蜕30g 黄酒1500ml 用法用量: 每次10~20ml,每日2~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禁忌: 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饮用此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