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T SP800-61 rev1.pdf评分: 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rograms. Security-related threats have become not only more numerous and diverse but also more damaging and disruptive. New types of security-related incidents emerge freq...
特别出版物800?61 修订版2 计算机安全 事件处理指南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建议 计算机安全事件处理指南 抽象的 计算机安全事件响应已成为信息技术(IT)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效执行事件响应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建立成功的事件响应能力需要大量的规划和资源。本出版物帮助组织建立计算机安全事件响应能力并高效且有效...
What is the training about?•The training is aimed at preparing organizations to handle cybersecurity incidents and minimise damage.It covers both,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aspects,and it is based on IST Cybersecurity Incident handling guide (NIST.SP.800-61),as well as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
NISP SP 800-193 指南阐述了系统实现恢复力所需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抵御因固件和关键数据遭到恶意攻击,或发生故障时所导致的损坏。但这些要求只能通过专用的保护层才能实现。鉴于这个保护层需植根于恒定的代码中,因此实现起来极具挑战性。华邦的安全闪存在硬件中提供了专用的保护层,满足 NISP SP 800-193 指南...
ID:NIST SP 800-171 R2 3.1.1 所有权:共享展开表 名称 (Azure 门户)说明效果版本 (GitHub) [已弃用]:Azure AI 搜索服务应使用专用链接 通过Azure 专用链接,在没有源位置或目标位置的公共 IP 地址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虚拟网络连接到 Azure 服务。 专用链接平台处理使用者与服务之间通过 Azure 主干网络进行...
然后,找到并选择 NIST SP 800-53 Rev. 4 法规符合性内置计划定义。 重要 下面的每个控件都与一个或多个 Azure Policy 定义关联。这些策略有助于评估控制的合规性;但是,控制与一个或多个策略之间通常不是一对一或完全匹配。 因此,Azure Policy 中的符合性仅引用策略定义本身;这并不能确保你完全符合某个控制...
Microsoft 雲端安全性基準 NIST SP 800-53 Rev. 4 NIST SP 800-53 Rev. 5 NIST SP 800-171 R2 SOC 2 Type 2 計算安全性基準 概念 操作指南 疑難排解 參考 資源 下載PDF Learn Azure 治理 原則 閱讀英文 加 新增至集合 新增至計劃 目錄 閱讀英文 新增至集合 新增至計劃 共用方式為 Facebook x.co...
为了符合美国政府 SP 800-131 安全标准,您可以配置托管 IBM Engineer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应用程序的 WebSphere Liberty 服务器以支持传输层安全性 (TLS) 1.2 协议。配置存储库工具以支持 TLS 1.2 for NIST SP 800-131 为了符合美国政府 SP 800-131 安全标准,您可以配置存储库工具命令以...
新的公钥密码学标准将指定一个或多个数字签名,以及公钥加密和密钥交换的算法,以增强联邦信息处理标准 (FIPS) 186-4、数字签名标准 (DSS) 以及 NIST 特别出版物(SP)800-56A 修订版 3,建议使用成对密钥建立方案,离散对数密码学,以及 SP 800-56B 修订版 2,建议配对使用整数分解密码学建立密钥,旨在使这些在可...
这促使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于 2018 年 5 月发布了 NIST SP800-193《平台固件弹性指南》[1]。该指南面向运行任意类型固件的联网设备,包括从大型复杂的服务器到小型的嵌入式控制器。本白皮书旨在为读者介绍该指南涵盖的内容及原则。 NIST SP800-193(以下简称“193”)讨论了“恢复力(Resil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