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配置可使burst流量顺畅流动,但不太实用,因为它会使您的网站显得很慢。在我们的示例中,队列中的第 20 个数据包等待 2 秒才能转发,此时对它的响应可能对客户端不再有用。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请添加以下参数nodelay以及以下burst参数:使用该nodelay参数,NGINX 仍会根据参数在队列中分配插槽burst并实施配置的速率...
但是burst的配置可以使用FIFO队列可以将请求缓存起来,只有队列满了才会拒绝新的请求,默认情况下就算进了队列也是按照rate速率来执行的,每分钟执行一个 delay作用 由于排队执行,延迟大大增加,可以使用delay来进行设置,首先nodelay表示没有延迟,在队列里的也是直接就执行 由于没有延时了,导致同一时刻要同时处理漏出来的以及...
此时我们需要增加 nodelay 参数,和 burst 配合使用。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test:10m rate=2r/s; server { location / { limit_req zone=test burst=5 nodelay; }} nodelay 表示不延迟。设置 nodelay 后,第一个到达的请求和队列中的请求会立即进行处理,不会出现等待的请求。 需要注意的...
limit_reqzone=one burst=10 nodelay; a). 添加nodelay配置,这样就是根据你的网络状况访问,一分钟访问够10次后,服务器直接返回503。 b). Eg: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0m rate=10r/m; 就是每分钟有10个令牌供用户使用,按照2的配置情况,就会根据网络情况访问url,如果一分钟超过10个令...
通过设置burst参数,我们可以允许Nginx缓存解决肯定程度的突发,多余的请求可以先放到队列里,慢慢解决,这起到了平滑流量的作用。但是假如队列设置的比较大,请求排队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这对客户很不友好。nodelay参数允许请求在排队的时候就立即被解决,也就是说只需请求能够进入burst队列,就会立即被后端worker解决。
limit_req zone=mylimit burst=5 nodelay; proxy_pass http://backend_server; } } } 在以上配置中: $binary_remote_addr是客户端 IP 地址(以二进制形式存储)。 zone=mylimit:10m定义了一个存储限流信息的共享内存区域,大小为 10MB。 rate=1r/s指定了每秒允许的请求速率为 1 个请求。
limit_req zone=peripreq burst=30 nodelay; 意思是: limit_req:请求数限制 zone=peripreq:区域规则名称为:peripreq burst=30:最大可接受突发请求数为30 nodelay:要求立即返回结果 重点说明一下burst和nodelay 关于burst的突发请求数,如果一个IP超过了限制区域原本的限制(比如上面设置的是3r/s),那么就会开始使用...
http{limit_req_zone$binary_remote_addrzone=one:10mrate=1r/s;server{location/ {limit_reqzone=one burst=5nodelay;proxy_passhttp://backend;}}} 2. 防止爬虫过度抓取 通过限流,可以防止爬虫过度抓取网站内容,从而保护服务器资源。 示例: http{limit_req...
burst=5:重点说明一下这个配置,burst 爆发的意思,这个配置的意思是设置一个大小为 5 的缓冲区当有大量请求(爆发)过来时,超过了访问频次限制的请求可以先放到这个缓冲区内等待,但是这个等待区里的位置只有5个,超过的请求会直接报503的错误然后返回。 nodelay:如果设置,会在瞬时提供处理(burst + rate)个请求的能力...
burst:桶的初始容量,默认为 0。 nodelay:如果设置,即使请求在桶中也会被立即拒绝。 日志级别: limit_req_log_level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定义当请求频率超过限制时记录的日志级别。 错误码: limit_req_status code; code:当请求频率超过限制时返回给客户端的错误码,默认为 503。 通过合理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