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o-pat: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一对一转换,也就是有多少私网地址,就要有多少公网地址 进行转换 2、pat:基于端口的转换,也就是在地址转换的时候带上端口属性(范围是1024-65534),这样就可以一个公网地址对多个私网地址。(可以有多个公网地址) 例如: 私网 公网 192.168.1.1:1234 --- 61.102.11.1:2563 192.168....
No-PAT是通过指定一个公网IP地址池,使用多个公网IP地址作为被映射的公网IP地址。不同于Easy IP和PAT多对一的转换方式,No-PAT属于一对一的地址转换,在这种方式下只转换IP地址,而不处理TCP/UDP协议的端口号,一个公网IP地址不能同时被多个私网用户使用。因为不能有效解决内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按照NAT分类可以分源NAT、目的NAT技术,本次讨论验证源NAT技术NAT No-PAT,NAT No-PAT是一对一转换,适合公网IP地址数量充足的场景,一个私网主机必须占用一个公网IP才能实现对互联网的访问。 二、实验拓扑 拓扑图-1 拓扑图-1要求实现Trust区域 HTTP Client访问Untrust区域HTTP Server,因为Client在内网,Server在外网,...
按照NAT分类可以分源NAT、目的NAT技术,本次讨论验证源NAT技术NAT No-PAT,NAT No-PAT是一对一转换,适合公网IP地址数量充足的场景,一个私网主机必须占用一个公网IP才能实现对互联网的访问。 二、实验拓扑 拓扑图-1 拓扑图-1要求实现Trust区域 HTTP Client访问Untrust区域HTTP Server,因为Client在内网,Server在外网,...
No-PAT是一种NAT转换时只转换地址,不转换端口,实现私网地址到公网地址一对一的转地址转换方式。适用于上网用户较少且公网地址数量与同时上网的数量相同的场景。原理如图1_1所示。 图1_1 No-PAT 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PC访问Server,FW的处理过程为:①当报文到达FW时候,FW将报文的源IP转换为公网地址。②当回程报文返...
首先来看看定义,Smart NAT是No-PAT方式的一种补充。Smart NAT是一种可以在No-PAT的NAT模式下,指定某个IP地址预留做NAPT方式的地址转换方式。适用于平时上网的用户数量少,公网IP地址数量与同时上网用户数基本相同,但个别时段上网用户数激增的场景。 使用No-PAT方式时,进行地...
为了使私网中10.1.1.0/24网段的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nternet,需要在FW上配置源NAT策略。由于需要上网的用户少且访问明确的目的Server,FW采用NAT No-PAT的地址转换方式,将匹配上NAT策略的私网地址进行一对一转换。工作室向ISP申请了6个IP地址(1.1.1.10~1.1.1.15)作为私网地址转换后的公网地址。
华为路由器中的NAT No-PAT的作用主要是实现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转换,但与传统的NAT有所区别。具体来说,NAT No-PAT只转换数据报文的IP地址,而不转换端口信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上网的私网用户数量少,且公网IP地址数量与同时上网的最大私网用户数量基本相同的场景中。它保障了通信在基础上的ip地址资源节约,...
[RT1-Serial0/1/0]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pool1 no-pat 4.查看效果 display nat session NAPT Basic NAT因为是一对一转换,所以同一时刻访问外网的主机数有限。 而NAPT借助端口复用技术,通过对数据包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和传输层端口号同时进行转换,极大地提高了公有 IP 地址的利用效率。
no-pat 一对一,不固定,只转换地址,不转换端口; napt 多对一,多个私网地址转换到同一个公网地址上,为了区分内网的私网IP,需要同时转换端口(端口复用),需要提前配置地址池; easy-ip 是napt特例,不需要地址池,直接往接口地址上转换,一般用于拨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