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铭凡是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应该是清楚他们的小主机,玩homelab的用户非常多,但是还是会用这种借口来推脱,有点说自己很傻很天真的感觉。 当然,这个时候主要的配置还是只靠这台主机做的AIO,unraid的盘都是USB接口连接的,这样虽然能用,但是只能在unraid的array中使用,所以发挥不了SSD的读写速度优势,后续其实试...
其实,我之前折腾过算存分离,即Homelab服务器的计算部分(CPU较好,可以承载较多实时在线的计算服务)和Nas存储部分(CPU可以不用很好,但是需要更多磁盘组建存储池)的物理隔离,实现方式是组装了两台主机,将它们使用高速内网(也就是局域网)连接起来。其中Nas部分机箱用的是6盘位御夫座,支持matx主板和matx电源,主板是华擎...
PDU是直接接在UPS上的,其实最开始没有这样的打算,PDU买的是带线的款式,只是后来设备多了,UPS上面4个接口已经不够用,所以改了接口把机柜内的设备统一接到PDU上面。 上面的2U和4U机器分别是软路由和我的主力PC,软路由使用的是J4105搭建的,最开始其实是想用来搭建多一台nas,只是后来遇到的问题过多,便成了现在的...
比如 HP 这样的对内存条有自家的 Smart Memory,阵列卡有自己的 Smart Array ,硬盘也有特殊的 OEM 定制来实现一些黑科技,如果选用通用配件的话,一方面很多黑科技加成开不起来,另一方面不兼容或者是数据丢失的风险。如果入了一家的坑,会受制于已有的备件,造成转换阵营的成本增加而产生障碍,显然不是一个 homelab 玩...
当初选择ITX小主板和初音未来涂装的蜗牛星际B款机箱,是因为不喜欢主流的笨重外观。虽然内部空间有限,安装主板极其困难,但最终还是咬牙完成了安装。然而,这次升级的挑战更加艰巨。计划将原生Unraid系统改为Proxmox VE虚拟化,将虚拟机服务从Unraid中剥离出来。然而,主板只有一个M.2插槽,这让我陷入了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黑化版的家用算力服务器HomeLab 起因 之前基于NUC6改的HomeLab(之前发过帖)磁盘有点吃紧,就升级了硬盘,结果新换的硬盘可能是温控做得不太好,经常遇到虚拟机死机和网络断流的情况,所以去年下半年开始骑驴找马。按照我个人的习惯,动手前需求必须明确: 一、硬件:机箱不能太大,设计得漂亮,不需要提供太多接口,不要光...
搭建一台Homelab的初衷是新家需要一台软路由、一台NAS以及一个智能家居中心,在把三个设备分开搭建和集成一个设备之间纠结了许久之后还是决定用一个设备来管控三个功能,以简化家里的布线。具体分析如下: 先说软路由,折腾的起因是移动和联通使用指定价位以上的套餐,就可以送一条100m的宽带,移动送的极光宽带,联通送...
数据可靠性保证——垃圾佬的HomeLab 前文提到过我在某电脑集散市场购买了一个10元的机箱给NAS用。在这半年里,根据个人需求,从弱鸡的赛扬N3050平台更换到了老i5平台,给机箱添加了光驱位转硬盘位,在一个小38度机箱里塞了一共10+2块盘。 为了安装这个光驱位转硬盘位的扩展,只能把机箱的前面板拆掉了。给两个进气...
初衷是想组一台CPU核心数量较多的Homelab,需要满足大多数家用场景,需要长期开机,需要开多个虚拟机系统组集群等等,所以CPU目标直接锁定到洋垃圾E5,便宜又大碗,很适合作为Homelab服务器的CPU。E5型号众多,在参考了网络上各路大佬的测评推荐后,现在手里也攒了几块U,所以就详细横向对比测试一下这几块U的性能、功耗等,...
初衷是想组一台CPU核心数量较多的Homelab,需要满足大多数家用场景,需要长期开机,需要开多个虚拟机系统组集群等等,所以CPU目标直接锁定到洋垃圾E5,便宜又大碗,很适合作为Homelab服务器的CPU。E5型号众多,在参考了网络上各路大佬的测评推荐后,现在手里也攒了几块U,所以就详细横向对比测试一下这几块U的性能、功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