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地耳草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微苦。归肝经、胆经、大肠经【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34 0 00:12 App 【中药名】陆英 luying 【别名】接骨草、排风草、大臭草【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舒筋,活血。属活血化瘀...
南天竹叶 nantianzhuye 别名:南竹叶、天竹叶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归肺、膀胱经。 南天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南天竹叶主治 主治 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尿血,...
【拼音名】Nán Tiān Zhú Yè 【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化学成份】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按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按药味查药:甘味、...
#百草良药# 芸薹子 nantianzhuye 【别名】油菜籽、芸苔子、芸薹籽。 【英文名】Semen Brassicae Campestris 【药用部位】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rt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无毛,微带粉霜。茎直立,粗壮。基生叶长10~20厘米,大头羽状分裂,顶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
1、治尿路感染:南天竹、车前草各15g,木通、扁蓄各9g。水煎服。 2、治疮毒:南天竹全苗,捣烂敷。 3、治风火牙痛:南天竹叶15g,蟋蟀草、铁马鞭各12g。水煎服。 4、治尿血:南天竹叶9~15g。水煎服。 5、治小儿疳病:南天竹叶,煎汤代茶服。
【别名】南竹叶、天竹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叶,洗净,除去枝梗杂质,晒干。 【原形态】南天竹 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
别名 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功能主治 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肿痛,瘰疬,血尿,小儿疳疾。①《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
【别名】南竹叶、天竹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叶,洗净,除去枝梗杂质,晒干。【原形态】南天竹 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
【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化学成份】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肿痛,瘰疬,血尿,小儿疳疾。更多:https://www.bmcx.com/ ...
南天竹叶 Nantianzhuye 书名:现代中草药彩色图谱 作者名:黄克南 范丽丽 冯秋瑜主编 本章字数:823字 更新时间:2020-08-28 09:39:12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听书 加入书架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后续精彩内容,上QQ阅读APP免费读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账号和设备都新为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