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P 型电池温度每升高一度,输出功率就降低0.4%~0.5%,而N型电池的温度系数只有前者的一半左右 ; (4). N 型电池弱光条件下光谱响应好,双面电池实现“双核发电”,在合适的装机环境下发电量能提高 20%~30%。 图1 林洋N-PERT双面电池结构图 林洋光伏超高效技术路线 林洋光伏N型PERT技术,在目前较为简单...
图1 nPERT电池结构示意图 2 nPERT双面电池技术特点 nPERT双面电池采用N型硅作衬底,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等优点。常规P型电池由于使用硼掺杂的硅衬底,长时间光照后易形成硼氧键,在基体中捕获电子形成复合中心,导致3~4%的功率衰减;而nPERT电池使用N型硅衬底,磷掺杂的基体使得电池几乎无光致衰减。我们对nPE...
本文将简要介绍由ISC康斯坦茨(康斯坦茨国际太阳能研究中心:ISC Konstanz)推出的MoSoN太阳能电池概念及其相关电池性能参数,与标准PERC电池的成本进行比较,并勾勒出PREC转成MoSoN后的形态。 图二显示了MoSoN电池的剖面结构图;它的主要结构为一个n型PERT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硼背结电场和背面的Al金属电极(与PERC技术相似)。
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短波波段,还是在长波波段,n 型TOPCon-PERT 电池的EQE 均比n 型PERT 电池的高。究其原因,n 型TOPCon-PERT 电池的EQE 在短波波段内的提升主要是由于硼扩散工艺的优化降低了电池前表面复合速率;而其在长波波段的提升主要得益于TOPCon结构的优势,该结构使电池的整个背面均得到了更好的钝化,...
七、N-PERT电池片生产步骤 1、对N型硅片衬底进行制绒处理,目的是为了在硅片表面形成陷光结构,使电池能更加 充分的吸收阳光。2、制绒处理后对硅片进行硼扩散以形成电池核心结构—PN结。3、在硼扩散后进行湿法刻蚀,作用是去除硅片边缘形成的自扩散层。4、采用PECVD设备在硼扩散层上面沉积一层SINx掩膜,目的是保护硼...
以常规N型PERT双面电池为例,如图1所示,N型PERT双面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N型硅片基体100,硅片基体的正表面由内到外依次是p+掺杂层101、氧化硅钝化层102、氮化硅减反射层103及正电极105;硅片基体的背面由内到外依次是n+掺杂层104、氧化硅钝化层102、氮化硅减反射层103及负电极106。
标准钝化发射极与背电极电池(PERC)器件的电压低于680mV,属于中等水平,并且在沙漠地区有出现衰退现象的风险,即光照和高温引起的衰退(LeTID)效应,以及最近观察到的钝化层衰退效应。 本文为PREC生产商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简单地将该技术转变为n型钝化发射极和背电极全扩散(nPERT)太阳能电池(稳定效率能达到22%以上,...
目前从光伏行业来看,一些厂商开始将目光放在N型Si电池的商业生产上,N型Si电池产品开始在市面上广泛流通,更以英利、日托、钧石等N型Si电池生产商为先驱。 N型Si电池分类 N型Si电池主要包括N-PERT/N-PERL电池、TOPCon电池、IBC电池、非晶Si/n-Si异质结(HIT)电池等。 N-PERT/N-PERL电池结构简单,能最大程度的利...
1) n 型TOPCon-PERT 电池的EQE 曲线整体优于n 型PERT 电池的,且在短波波段与长波波段均较为明显。 2) 相较于n 型PERT 组件,n 型TOPCon-PERT 组件具有0.7% 的年发电量增益,经济性更高。
N-pert是发射极钝化全背场扩散电池,是最早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研发的一种N型硅电池。其结构特点是正面使用硼扩散形成发射极,背表面磷扩散全覆盖以降低电池的背面接触电阻和复合速率,然后在正背面丝网印刷电极,是一种典型的双面电池,其结构如图1所示。 1.2 电池工艺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