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称的仲裁裁决书中认定被告的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认定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本案中被告从2020年8月开始未到原告处上班,如果要计算其经济赔偿金也应当是计算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这个时间段的月平均工资...
导读:工资赔偿标准“n+1”包括经济补偿和代通知金。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企业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发放一个月基本工资,月工资指解除或终止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代通知金则按解除前最后一个月工资计算 n+1平均工资怎么算 一、n+1平均工资怎么算 关于工资赔偿的标准并非通常所说的“n+1”,实际上,所谓的“n...
根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裁员n+1的月平均工资应基于税前工资计算。 特殊情况下的税务处理 如果劳动者获利的n+1经济补偿数额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超出部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n+1经济补偿未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则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综上所述,裁员n+1的月平均工资是依据税前工资来...
“N+1”赔偿中的这个“1”,主要指的就是代通知金,它的金额,一般是依据员工上个月的工资标准来确...
N-1工资,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之前的薪资统计方式。通常而言,N-1工资是通过统计截止到特定时间前一个周期(通常是月份)的工资数据来计算的。比如,N-1工资可以是以截止到上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准进行计算。 N-1 N-1工资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一般而言,它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的: 1.首先,确定统计的时...
基本工资仅代表劳动者薪资的一部分,无法全面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为了更公平合理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法律规定赔偿标准按“月平均工资”计算,而非仅仅依靠基本工资。示例:员工A基本工资5000元,过去12个月的月平均收入为7000元。按N+1计算时,赔偿基数为7000元,而不是5000元。三、如何计算月平均工资?在...
1,n+1是指平均工资. n+1经济补偿的工资,是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的,但平均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二,农民工遭遇企业裁员怎么办 第一,农民工...
n+1的1是法律法规所指的代通知金,标准是上月工资,不是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也不是基本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是(N+1)*平均工资,因此不管N还是1都是之前12个月平均工资,包括年终奖、奖金、补助等等加在一起除以12,然后再乘以(N+1)。举例来说就是,如果在公司工作了2年,N就是2,N+1就是2+1=3,然后算出来你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用平均工资乘以3,所得即为赔偿金。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