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置mysql的innodb_log_buffer_size可以指定这个redo log buffer的大小,默认的值就是16MB,其实已经够大了,毕竟一个redo log block才512字节而已,每一条redo log其实也就几个字节到几十个字节罢了。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就明白了,上一讲我们就说了,其实redo log都是先写入内存里的redo log block数据结构里去的,...
默认值也是根据MySQL版本不同而不同,例如可能为8MB。 关于redo log的清理(即日志的循环使用)机制,是自动进行的,并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Checkpoint: Checkpoint是InnoDB用来标记已持久化到数据文件中的最新LSN(Log Sequence Number)的位置。一旦数据被刷新到数据文件并且相关的redo log被确认不再需要用于崩溃恢复,这部分red...
log_bin_basename:当前数据库服务器的binlog日志的基础名称(前缀),具体的binlog文件名需要再该basename...
开始事务后,事务的处理线程会执行 SQL 操作.操作前先记录 undo log,然后修改数据,在这个过程中 redo log也在同时被记录。这里注意写 undo log时,也会记录redo log,也就是说用 redo log 恢复 DB 时,也会恢复 undo 页。我查询了很多资料,没有找到队 undo log 如何刷盘的描述。鉴于 undo 也需要 redo 进行恢...
Redo Log逻辑&物理结构 从逻辑上来讲,redo log记录是连续递增的,但是对应到物理文件就不一样了,考虑到磁盘空间,redo log被设计成了多个可循环写入的文件。InnoDB要求Redo Log,文件至少有2个,初始文件为 ib_logfile0和 ib_logfile1, ib_logfile0写完以后写 ib_logfile1,等到 ib_logfile1也写完...
Redo Log存储在MySQL的数据目录下的`ib_logfile*`文件中,如`/var/lib/mysql/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 1.3 写入机制 Redo Log采用循环写的方式,当一个日志文件写满后会切换到下一个日志文件继续写入。事务提交时,相关日志会立即写入磁盘(即使事务尚未完成),这称为“预写式日志”(Write-Ahead Logging,...
第一种情况和第四种情况一定会执行redo log的写入,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的执行要根据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设定值,在下文会有详细描述。 索引的创建也需要记录redo log。 1.5 一个重做全过程的示例 以更新事务为例。 将原始数据读入内存,修改数据的内存副本。
1.redo log(重做日志) InnoDB引擎特有的日志 当数据库对数据做修改的时候,需要把数据页从磁盘读到buffer pool中,然后在buffer pool中进行修改,那么这个时候buffer pool中的数据页就与磁盘上的数据页内容不一致,称buffer pool的数据页为dirty page 脏数据,如果这个时候发生非正常的DB服务重启,那么这些数据还没在内存...
redo log由两部分组成: redo log buffer(内存层面,默认16M,通过innodb_log_buffer_size参数可修改) redo log file(持久化的,磁盘层面) 修改操作大致过程: 第1步:先将原始数据从磁盘中读入内存中来,修改数据的内存拷贝,产生脏数据 第2步:生成一条重做日志并写入redo log buffer,记录的是数据被修改后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