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开发的免疫沉淀/质谱(IP/MS)技术对脑脊液中的tau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包括MTBR-tau243以及磷酸化可溶性tau的比例(pT181/T181、pT205/T205、pT217/T217和pT231/T231)。MTBR-tau243的抗体HJ32.11和HJ34.8是通过将tau蛋白的225-242氨基酸序列和226-264氨基酸序列分别与锁孔帽贝血蓝蛋白(KLH)融合后,免...
研究团队针对两个独立的AD研究队列(BioFINDER-2,n=448;Knight ADRC,n=219)进行研究发现,含有残基243(MTBR-tau243)的tau的微管结合区(MTBR)是一种全新的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可特异性检测不溶性tau聚集体,进一步研究发现MTBR-tau243与tau...
不同Braak阶段(包括内嗅区(Braak I)、颞部(Braak III-IV)和新皮质(Braak V-VI))的CSF tau水平与tau-PE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淀粉样蛋白阳性亚组(Aβ+)中,脑脊液MTBR-tau243与各Braak区域的tau-PET相关性最强(BioFINDER-2组中β值分别为0.85、0.84和0.76;Knight ADRC组中β值分别为0.83、0.84和0.76)。
BioFINDER-2和Knight ADRC队列中测量了CSF生物标志物,包括MTBR-tau243浓度,以及不同tau残基的磷酸化占位率(百分比pT181/T181,pT205/T205,pT217/T217和pT231/T231)。磷酸化占有率表示在特定氨基酸位置(方法)磷酸化的可溶性tau的百分比,这是一种更具特异性的磷酸化测量方法,不受总tau浓度的干扰,并且在预测异常A...
临床关联:eMTBR-tau243与脑萎缩(β=0.46)和认知评分(MMSE β=0.59)的关联强度超越其他标志物,在tau-PET阳性人群中相关性进一步增强。 讨论部分强调,这项研究突破了血液检测tau缠结的三重技术壁垒:1)通过特征性切割位点和翻译后修饰,区分了中枢神经系统来源的病理tau与外周tau;2)利用脱酰胺化标记"老化"的tau聚集体...
In combination with p-tau205, MTBR-tau243 explained most of the total variance in tau-PET burden (0.58≤R2≤0.75) and the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cognitive measures (0.34≤R2≤0.48) approached that of tau-PET (0.44≤R2≤0.52). MTBR-tau243 levels longitudinally increased with insoluble tau ...
4.本公开内容涵盖将血液或csf样品转化成适合于通过质谱法、免疫测定法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测定法定量mtbr tau种类的方法。本公开内容还涵盖血液或csf中的mtbr tau种类测量3r-和4r-tau蛋白病的病理特征和/或临床症状的用途,以便诊断、分期和/或选择适合于给定疾病阶段的治疗。背景技术:5.tau蛋白作为不溶性聚集物在...
研究团队发现,含有残基243(MTBR-tau243)的tau的微管结合区(MTBR)是一种新的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可特异性检测不溶性tau聚集体。MTBR-tau243与tau-PET和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最强,而与淀粉样蛋白-PET的相关性最低。MTBR-tau243水平随着...
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两个决定性特征之一是聚集的不溶性tau蛋白。由于tau蛋白聚集体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因此药物开发和临床诊断需要成本效益高且易于获得的特异性液体生物标志物来追踪tau蛋白聚集物。然而,最新研究表明,目前可用的液体生物标志物尚无法特异性地监测tau蛋白聚集物。Horie K等人发现,含有第243位残基的tau...
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开发了血浆内源性切割的微管结合区tau243(eMTBR-tau243)检测技术,通过三阶段研究(2个探索队列和739人的BioFINDER-2验证队列),首次实现了血液中AD特异性tau缠结病理的无创监测。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捕获了tau蛋白在256位缬氨酸(Val256)的C端切割片段和255位天冬酰胺(Asn255)的脱酰胺化修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