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胃癌在内的多个癌种的 MSI-H/dMMR 患者被纳入 KEYNOTE-158 研究,其中无论入组患者数量还是帕博利珠单抗的临床疗效,胃癌患者均优于除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外的多数癌种[3],正因如此,晚期胃癌患者的 MSI 状态一直被大家认为是免疫治疗重要的分子标志物。
与化疗组的 12.5% 相当,MSI-H 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为 46.7%,显著优于化疗组人群的 16.7%;KEYNOTE-062 总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化疗组 ORR 分别为 14.8%、48.6%、37.2%,相较于化疗,免疫治疗未体现出优势,MSI-H 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帕...
Clin Cancer Res:MSI-H子宫内膜癌具有独特的分子和临床特征 ▎临床问题: 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发病机制为DNA错配修复缺陷(MMR-D)。 近期,来自Clin Cancer Res期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伴有MMR基因或MLH1启动子高甲基化(MLH1ph)的胚系或体细胞突变的MSI-H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和遗传特征。 ▎研究...
基于KEYNOTE-177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于2021年在国内获批用于MSI-H/dMMR 型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MSI-H/dMMR 型结直肠癌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22年5月,有一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来院就诊,患者合并腹腔多处转移,经基因检测发现为MSI-H/dMMR型,于是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
为了响应国家2030年健康中国的号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结肠癌规范化诊疗能力的提升,助力结肠癌专科发展,本次肿瘤医学论坛特开设了精准精进结直肠治疗新策略为主题的系列公开课,并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教授给大家分享关于MSI-H结...
“微卫星不稳定型就是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个突破口,此类肿瘤患者可以看作是患者中的‘幸运儿’。”邓艳红介绍,中山六院在临床治疗MSI-H型肠道肿瘤的治愈率已经超过50%,治疗效果非常出色。 她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医学研究的进步和国产药物研发的推进。据悉,此前MSI-H患者在治疗中每年需要100万左右的费用,近年来这一数...
MSI-H(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dMMR(MisMatch Repair-deficient,错配修复蛋白缺失)已经成为胃癌精准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相关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的干预可有效改善这部分标志物阳性患者的预后。 本文基于近期胃癌相关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的临床研究,求臻医学将系统性梳理 MSI-H/dMMR 靶点在胃...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正文 2.1肿瘤组织基因组msi-h的定义和特点 肿瘤组织基因组msi-h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一种表型,通常是由于DNA错配修复系统的缺陷导致的。在正常细胞中,微卫星是由于DNA复制过程中的重复序列...
我司结直肠癌个体化套餐(血液版)正是采用与之一致的5个位点检测,通过评估5个微卫星位点的状态,评估该患者微卫星的稳定性,而本次患者检测结果显示5个位点中,有3个位点为不稳定状态,评估为MSI-H(图5)。 图5. 绘真医学检测报告MSI检测部分(5位点法) ...
MSI-H结肠癌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以及思考 导语: 为了响应国家2030年健康中国的号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结肠癌规范化诊疗能力的提升,助力结肠癌专科发展,本次肿瘤医学论坛特开设了精准精进结直肠治疗新策略为主题的系列公开课,并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教授给大家分享关于MSI-H结肠癌免疫治疗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