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S(边际储蓄倾向)和MPC(边际消费倾向)是分析收入分配行为的关键指标,两者之和恒等于1。MPS衡量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而MPC
mpc mps公式 MPS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指的是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MPS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MPS = ΔS / ΔY 其中,ΔS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 而MPC是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Consume),指的是消费...
MPC>MPS C. MPC+MPS>1 D. MPC×MPS=1 **答案**: A **分析**:正确答案:A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MPC+MPS=1。 知识模块: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024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MPC(Margin Propensity to Consume)和MPS(Margin Propensity to Save)是宏观经济学中用来衡量经济个体在收入变化下消费和储蓄反应的概念。而MPC+MPS=1则是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公式,表示总的收入变化中,消费和储蓄支出的和等于变化的总收入。下面是MPC+MPS=1公式的推导过程:1. 凯恩斯的消费...
两者的关系是 MPC+MPS=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减量与可支配收入增减量之比值,表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它是与“边际储蓄倾向”相对应的概念。由于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故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也恒为1。通过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知道不同时间内...
A MPS(边际储蓄倾向)和MPC(边际消费倾向)均为凯恩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个人的收入增量只能分配到消费或储蓄中,因此MPC和MPS之和必为1。逐项分析:A选项正确;B选项0不符合逻辑;C选项2超出可能范围;D选项“不恒定”与理论矛盾。因此,正确答案为A。反馈...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题目】讨论题回答下列问题,解释你这样回答的原因。解释MPC和MPS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MPS +MPC =1 反馈 收藏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MPC和MPS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MPC+MPS-1。 统计:共计52人答过,平均正确率90.38% 问题:进入高顿部落发帖帮助相似题型热门网课更多>> 论坛精华更多>> 题库APP下载更多>> 关注我们 微信号:gaoduntiku 登录手机注册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
mpc与mps不成正比。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不同,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为1,即MPC+MPS=1。
3.2.3 税收乘数、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 07:58 3.3 短期总供给 04:35 3.4 长期总供给 04:35 3.5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10:11 3.6 AD-AS模型在短期内的变化 14:36 3.6.3 Real GDP driving price 06:15 3.6.4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05:44 3.7 Long run self adjustment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