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是IP和ATM融合的技术,它在IP中引入了ATM的技术和概念,同时拥有IP和ATM的优点和技术特征。MPLS致力于解决下面的问题:Internet骨干网的路由器瓶颈,QOS支持Traffic Engineering,VPN等。MPLS可以与现有的ATM、IP 网兼容。Internet骨干网将逐步演进到MPLS网络,路由器和ATM交换机升级...
MPLS 对TTL的处理除了用于防止产生路由环路外,也用于实现Traceroute 功能。 RFC3443 中定义了两种MPLS 对TTL 的处理模式:Uniform(统一模式) 和Pipe(管道模式)。 1)Uniform模式:IP报文经过MPLS网络时,在入节点IP TTL减1映射到MPLS TTL字段,此后报文在MPLS网络中按照标准的TTL处理方式处理。在出节点将MPLS TTL减1后...
Push:指当IP报文进入MPLS域(由一系列连续的标签交换路由器LSR构成的网络区域称为MPLS域)时,MPLS边界设备在报文二层首部和IP首部之间插入一个新标签;或者MPLS中间设备根据需要,在标签栈顶增加一个新的标签(即标签嵌套封装)。 Swap:当报文在MPLS域内转发时,根据标签转发表,用下一跳分配的标签,替换MPLS报文的栈顶标签。
MPLS根据自己的标签交换,需要给数据包先写上自己的标签,然后设备才能查看标签之后就转发,此标签是需要在原有的数据包的基础上加进去的,并没有将以前的包头删除,MPLS的标签加在了第二层帧的帧头之后,但又在第三层数据包的包头之前,而MPLS不管是什么协议的数据包,不管以前的包头是什么,都能够在包中加入对自...
多协议标签交换 (MPLS) 是一种用于加速网络连接的技术,最初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发。公共互联网的功能是将数据包从一个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与之不同的是,MLPS 沿着预定的网络路径发送数据包。理想情况下的结果是,路由器花费更少的时间来决定将每个数据包转发到哪里,且数据包每次都...
MPLS标签的处理 LSR对标签的操作类型包括标签压入(Push)、标签交换(Swap)和标签弹出(Pop)。 LSP建立原则 •当网络层协议为IP协议时,FEC所对应的路由必须存在于LSR的IP路由表中,否则该FEC的标签转发表项不生效。 •LSR用标签标识指定FEC,所以该FEC的数据被发送至LSR时,必须携带正确的标签,才能被LSR正确的处理...
一、MPLS概述 MPLS的定义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起源于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因特网协议版本4),最初是为了提高转发速度而提出的,其核心技术可扩展到多种网络协议,包括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因特网协议版本6)、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网际报文交换)和CLNP(...
1.4 MPLS 标签操作 标签的操作类型包括标签压入(Push,或Insert)、标签交换(Swap)和标签弹出(Pop),它们是标签转发的基本动作,是标签转发信息表的组成部分。 Push:指当IP报文进入MPLS域时,MPLS边界设备在报文二层头部和IP头部之间插入一个新标签;或者MPLS中间设备根据需要,在标签栈顶增加一个新的标签(即标签嵌套封装...
MPLS基本概念 MPLS网络结构 MPLS网络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基本组成单元是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 Switching Router)。LSR是指可以进行MPLS标签交换和报文转发的网络设备,也称为MPLS节点。 图1 MPLS网络结构 由LSR构成的网络区域称为MPLS域,根据LSR在MPLS域中位置的不同,可将LSR分为边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