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SM-5催化剂一氧化氮选择性催化还原钼ZSM-5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离子扩散法首先用浸渍法在HZSM-5上负载了不同的金属元素(Mo,Sn和Ni),并比较了它们在含氧条件下对NO分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Mo/ZSM-5的催化活性最高. 进一步用离子扩散法,浸渍法,物理混合法及合成法制备了四种Mo/ZSM-5样品,并以NH3为还原...
以及NO转化的反应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Mo/ZSM-5催化剂上不会发生NO氧化成NO2的反应,也没有N20生成,然而有少量的NO分解反应发生.在氧气存在条件下,Mo/ZSM-5催化剂上NO-NH3-O2的SCR反应遵循LH机理.NO、O2和NH3首先吸附在Mo/ZSM-5表面,吸附态NO物种与吸附NH3物种直接反应生成氮气,气相氧的作用是加强NO吸附...
结果表明,采用氧化钼作Mo源,不利于Mo原子进入分子筛骨架,但是有利 于减小分子筛的粒径。初步证明,Mo—ZSM一5分子筛的形成遵循高硅成核机理。 关键词:Mo—ZSM一5;粒径;水热晶化法 中图分类号:O741.4;0643.36 文献标识码:A THEINFLUENCEoFMOSOURCEONMO-ZSM一5ZEOLITE PARTlCLESIZEANDTHEINTRoDUCTIoNoFMOlNTo ...
图文解析 (1)在680℃下,Zn-Mo-O/ZSM-5的双功能催化剂上2-甲基呋喃和CO2的转化率均超过97%,芳烃和一氧化碳的碳收率超过85%。CO2的引入使芳烃收率从42.3%增加至47.9%(以2-甲基呋喃为基准),积碳从22.3%降至8.6%,稳定运行时...
随着载量增大从白色向浅蓝色转变。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Mo/HZSM-5分子筛上碳化钼活性中心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以及甲烷C–H键在该活性中心上的活化机理.设计了两种碳化钼单体模型Mo(CH2)2/ZSM-5和Mo(CH2)2CH3/ZSM-5,两种碳化钼双体模型Mo2(CH2)4/ZSM-5和Mo2(CH2)5/ZSM-5.其中单钼模型构建在ZSM-5分子筛孔道交叉点T6位的Br?
本文利用先进的二维1H-95Mo异核相关固体NMR技术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Mo/ZSM-5分子筛孔道内由“质子-金属”构成的活性团簇进行选择性地观测,获得了与分子筛孔道内Brønsted(BAS)酸性位以及有机产物(烯烃和芳烃)空间临近的活性Mo物...
The nanosized Mo-ZSM-5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SiO2-MoO3-TPAOH-Na2O-H2O system and characterized by TEM,X-ray diffraction(XRD),FT-IR spectrometer,UV-Vis,UV Raman spectrometer.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在SiO2-MoO3-TPAOH-Na2O-H2O体系中成功合成了纳米Mo-ZSM-5分子筛,并通过TEM...
?通过多晶XRD利用Rietveld方法测定和精修了浸渍法制备的Mo/ZSM-5催化剂样品的物相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Mo物种在ZSM-5分子筛中以3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Mo5O12]6+形式存在于ZSM-5分子筛的孔道内,每个分子筛晶胞中平均含0.4个[Mo5O12]6+单元.这些单元覆盖了分子筛孔道内的部分B酸中心,使其B酸量及总酸量减少...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Mo/HZSM-5分子筛上碳化钼活性中心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以及甲烷C-H键在该活性中心上的活化机理.设计了两种碳化钼单体模型Mo(CH_2)_2/ZSM-5和Mo(CH_2)_2CH_3/ZSM-5,两种碳化钼双体模型Mo_2(CH_2)_4/ZSM-5和Mo_2(CH_2)_5/ZSM-5.其中单钼模型构建在ZSM-5分子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