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下旬赵强请我观赏一幅大佛画,随着画轴徐徐展开,久远的佛殿景象氛围悠然显现,庄严的佛像,端庄的菩萨,古雅的色彩,引人入胜,摄人心魄。宋元以来在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人物画多以释道画为主,入明以后明代因佛教的衰弱,人物画中风俗画历史画逐渐成为主流,擅长释道画画家稀少,流传至今以释道为内容的明代著名画作很...
汉传佛教僧服的演变 摘要:佛教的服饰文化自传入中国以来,便与中国的气候环境、传统礼教和民俗民情进行了新的结合,衍生出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僧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汉传佛教僧服逐渐演变并趋向成熟稳定,而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了解漢传佛教...
梁思成先生在《梁思成谈建筑》一书中指出:“六朝建筑是衔接中国历史上两个伟大时期——汉代与唐代——的桥梁”。《洛阳伽蓝记》就再现了北魏洛阳“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1]的佛国盛景。因此,通过文献《洛阳伽蓝记》的相关记载,可窥探六朝时期佛教木构...
弘一大师的佛教艺术,虽广泛涉及书法、绘画、诗词、音乐等多种体类,但其美学品格却是统一的,即在华严学圆融思想的指导下,融通西洋与东方、人文与佛道、净土与般若、空性与实相,从而在圆成妙有的艺术形式中寄寓缘起性空的佛家义理。在此,西洋美学观念的融入并未改变弘一大师佛教艺术的中国品格,反而化归于后者,并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