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十卷。梁代宝唱撰。集录东汉至齐粱间之高僧、硕德四二五人之事迹。本书着成后不久,慧皎之高僧传问世,而世人多用慧皎所着之传,故本书流布不广,终至散轶。今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所收之名僧传抄一卷,仅存载本书之目录,及本书部分之要文。
释明恭。住郑州会善寺。其力若神。尝山行见虎猪交斗猪渐不如。恭语虎曰。可放令去虎不肯。恭以一手捉头一手撮尾。掷之山下。又以僧衣置磉下。僧怪之。恭笑为捧柱取衣。大业末贼起抄掠。令其寺办数十人大猪餐具。恭延贼食贼让恭先。恭乃铺饼数十安猪啖之。须臾食尽贼众惊伏。恭召为护寺檀越。群...
明教宗风留纸上,常庵心法见毫端。若人於此能三省,成佛元来总一般。 翻译赏析 繁体原文 䪨律对照 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译文:教宗明风将教义留存在纸上,常住庵中的心法见解微不足道。如果有人能在此三思而...
既名云舫知归宿,何用多言惹是非。 水到渠成添百漏,可怜未解箭真机。 翻译赏析繁体原文䪨律对照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 译文: 既然船只已经被命名为“云舫”,已经明确了其归宿,就无需过多的言辞引起无谓的是非争议。就像水流到了合适的渠道,会自然地填补百种漏洞一样,可惜还未解开箭...
【影】《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
作者:釋慧皎 搜索 卷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义解一)卷第五(义解二)卷第六(义解三)卷第七(义解四)卷第八(义解五)卷第九卷第十(神异下)卷第十一卷第十二(亡身诵经)卷第十三(兴福经师导师)卷第十四 推荐阅读 ·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 二十四史 《史记》...
兴福第八(十四人) 释慧达一 释慧元二 释慧力三 释慧受四 释僧慧五 释昙翼六 释僧洪七 释僧亮八 释法意九 释慧敬十 释法献十一 释法献十二 释僧护十三 释法悦十四 释慧达。姓刘。本名萨河。并州西河离石人。少好田猎。年三十一忽如暂死。经日还苏。备见地狱苦报。见一道人云。是其前世师。为其说法...
释普明。本名法京。俗姓朱氏。会稽人。少小志操有异。有僧乞食因劝云。即子既有善性。可向天台山出家。其中有初依菩萨在彼说法。遂以陈太建十四年。逾山越涧来入天台。正值智者处坐说法。智者笑云。宿誓愿力今得相遇。随智者往荆州玉泉寺。每于泉侧练苦专思。智者反路台峰令造大钟天台供养。江陵道俗竞为...
释亡名。句高丽人也。志道依仁。守真据德。人不知而不愠。考钟于内。在邦必闻。霈然有余。厥闻旁驰。晋支遁法师贻书云。上座竺法深。中州刘公之弟子。体性贞峙。道俗纶综。往在京邑。维持法纲。内外具瞻。弘道之匠也。遁公中朝重望。其所与寄声交好。必宏材巨擘。而况外国之士。非其胜人。宁有若...
释普明。姓张。临淄人。少出家禀性清纯蔬食布衣。以忏诵为业。诵法华维摩二经。及诵之时有别衣别座。未尝秽杂。每诵至劝发品辄见普贤乘象立在其前。诵维摩经亦闻空中唱乐。又善神咒所救皆愈。有乡人王道真妻。病请明来咒。明入门妇便闷绝。俄见一物如狸长数尺许从狗窦出。因此而愈。明尝行水傍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