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是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最有人缘的菩萨之一,传说普贤菩萨又称为延命菩萨,有益寿和延命的性德,还有延命普贤的像。延命普贤菩萨像饱满的童子形,头戴五佛宝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坐在千叶的莲花座上,由三头白象王背负着,象王脚下踏大金刚轮。 [详细] 峨眉山普贤道场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峨眉山位于...
07/11 15:54纪录片:峨眉金顶的极致震撼 07/04 22:14《发现中国》:峨眉山与持续千年的普贤信仰 07/04 22:12四川峨眉山金顶航拍 亲近十方普贤菩萨金像 07/04 22:10震旦第一山:云上金顶 天下峨眉 07/04 22:04印能法师唱诵:佛教音乐《普贤菩萨赞》 06/27 16:45普贤菩萨行愿品...
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贤菩萨圣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为铜质,通高48米,占地1256平方米,总体重约600吨。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 十方...
峨眉山佛教文化:唐宋时期就已名显天下 编者按:唐宋时期尊崇佛教的社会氛围,峨眉山佛教高僧的学识修持,文人学士上山礼佛参禅,访真探胜的社会风气,使得巴蜀佛教兴盛和繁荣。峨眉山普贤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并峙,是唐宋时期僧伽信士礼佛朝拜之两大名山。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郑谷、贾岛、曹松、薛能、唐球,宋代文人苏轼...
编者按:作为中国著名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的艺术形象,是比较丰富多姿、绚丽璀璨的。普贤菩萨多以骑白象的形象出现。其装束与文殊类似,手中也执莲或剑,其身下白象有六牙,脚踏莲花。此外,传说普贤菩萨又称为延命菩萨,有益寿和延命的性德,因此还有一种延命普贤的像。延命普贤菩萨像 饱满的童子形,头戴五佛宝冠,...
峨眉山2006年金顶十方普贤菩萨开光法会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王达军)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
报国寺是1983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位于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海拔533米。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亩。原为山中第一大寺,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初迁建于此,顺治九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报国寺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寺院得以完整保存。特...
普贤信仰在中国开始流行的确切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候,已经很难考证。不过,它应该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关普贤菩萨事迹的几部经典,如六十卷《华严经》、《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等翻译出来以后,才开始流行起来,则是毫无疑问的。据《峨眉山志》记载,东晋隆安三年(399年...
编者按:在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普贤菩萨以大行大愿而闻名,是华严三圣之一,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胁侍, 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普贤菩萨乘坐牙白象随缘应化、普度众生,足迹遍及法界,他从遥远的过去劫中,便已深切地发起大菩提心,依照十大行愿身体力行,最终得以具备各种功德。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体现。
普贤菩萨乘坐六牙白象随缘应化、普度众生,足迹遍及法界,他从遥远的过去劫中,便已深切地发起大菩提心,依照十大行愿身体力行,最终得以具备各种功德。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体现。千百年来,普贤菩萨一直是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最有人缘的菩萨之一,而朝拜普贤菩萨的传统也已绵延近七百年至今。今天,人们对十大行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