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报道了一例对多粘菌素耐药的尿路感染患者。这种细菌耐药是因为质体被一段叫做mcr-1的基因感染,而这种变异很容易在细菌中传播,所以这个病例令人担忧。据说这是美国第一例mcr-1耐药菌病例。多粘菌素被称作抗生素最后防线,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去年中国曾报道多例这类病例,其它国家如泰国、丹麦也有此类感染。
也就是说,MCR-1基因这种转移模式打破亲缘关系的界限,能够在不同细菌之间传播,且速度快。 多粘菌素是人类使用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MCR-1基因的出现,有可能会加快耐药菌传播,威胁多粘菌素的有效性。 对话刘健华教授 mcr-1在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已经有存在 这项研究的起源是什...
【沈建忠团队:中国病人和健康人的mcr-1耐药菌流行状况】O网页链接 通过在浙江和广东两医院的多年研究发现:① mcr-1阳性大肠杆菌(MCRPEC)在病人感染部位、病人肠道、体检者肠道分离率分别为1.4%、2.9%、0.7%;② 病人感染部位出现MCRPEC的主要风险因子:男性、免疫抑制、住院前用过抗生素(特别是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
也就是说,MCR-1基因这种转移模式打破亲缘关系的界限,能够在不同细菌之间传播,且速度快。 多粘菌素是人类使用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MCR-1基因的出现,有可能会加快耐药菌传播,威胁多粘菌素的有效性。 对话刘健华教授mcr-1在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已经有存在 这项研究的起源是什么?MCR-1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它将对人类社会...
携带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和mcr-1(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粘菌素抗性基因)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作为超级耐药菌的代表,在人和鸡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呈现复杂而严峻的态势。 首先,这种超级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多样,既可以通过医院和养殖场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水源等间接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对于这...
因此,mcr-1的故事充分说明抗菌药使用造成的选择性压力是推动耐药菌在全球传播的主要因素,且证实动物使用抗菌药及其产生的耐药菌可影响到人类病原菌的耐药水平,为基于“同一个健康”理念控制细菌耐药性提供了成功范例。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推荐阅读 猪瘟等重要疫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外研究人员在牲畜身上发现了一种能对抗强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基因MCR-1,携带这种基因的耐药菌目前只在中国发现,耐药菌的出现与养殖行业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携带质粒介导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临床分离得到的菌株共1980株,包括大肠埃希菌1400株,肺炎克雷伯菌580株。采用PCR检测mcr-1基因;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检测抗生素对mcr-1阳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采...
m c r G1基因的传播和深入研究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和 存活方式有参考价值.1㊀m c r 基因特征及其介导的耐药机制 1.1㊀m c r G1基因的发现及分布 当微生物长期暴露于不同抗生素下,细菌的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即产生抗菌抗性(AM R ).对肠埃希氏菌科细菌耐多黏菌素研究中,部分耐药菌株却未测得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