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黏菌素耐药机制大致可分为mcr非依赖性和mcr依赖性两类。与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相比,大肠埃希菌的黏菌素耐药很少是由染色体突变引起的,因为这些突变可能会带来适应性成本。在10种不同的mcr亚型中,mcr-1在大肠埃希菌中最为常见。基于mcr-1多样化的遗传机制,mcr-1的高流行率将给临床和环境带来进一...
m c r G1基因的传播和深入研究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和 存活方式有参考价值.1㊀m c r 基因特征及其介导的耐药机制 1.1㊀m c r G1基因的发现及分布 当微生物长期暴露于不同抗生素下,细菌的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即产生抗菌抗性(AM R ).对肠埃希氏菌科细菌耐多黏菌素研究中,部分耐药菌株却未测得耐药基因(...
mcr-1基因是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时从耐药菌株中发现的一种质粒介导的多黏菌素类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突破了对耐药机制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机制被揭示,其变异体也被发现.论文就mcr基因的分布及传播和引起多黏菌素耐药机制,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和传播风险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认识和mcr基因的...
会员中心 VIP福利社 VIP免费专区 VIP专属特权 客户端 登录 百度文库 期刊文献 学位副溶血性弧菌 mcr-1耐药基因副溶血性弧菌中的mcr-1耐药基因是一种能够使其对多粘菌素类抗生素产生抗性的基因。©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可移动粘菌素耐药(mcr)基因主要存在于质粒中,并可通过质粒或肠杆菌中不同基因组位置的插入序列无性系地或水平地传播。目前仍然缺乏关于非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中mcr流行和传播的全国性大规模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从2011年至2020年间...
最近美国报道了一例对多粘菌素耐药的尿路感染患者。这种细菌耐药是因为质体被一段叫做mcr-1的基因感染,而这种变异很容易在细菌中传播,所以这个病例令人担忧。据说这是美国第一例mcr-1耐药菌病例。多粘菌素被称作抗生素最后防线,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去年中国曾报道多例这类病例,其它国家如泰国、丹麦也有此类感染。
多粘菌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耐药性:在存在或缺失质粒编码的磷酸乙酰胺转移酶基因mcr-1时体现的多种机制 实验目的:在发现质粒介导mcr-1之前,人们认为在革兰阴性菌中多粘菌素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染色体编码的EptA和ArnT介导的,它们分别...
大肠埃希菌是mcr-1基因的主要宿主。mcr-1基因往往导致低水平的多黏菌素耐药(最低抑菌浓度主要在4-16mg/L范围),且绝大部分携带mcr-1基因的菌株对许多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保持敏感。只有5株mcr-1阳性菌株同时携带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有1株mcr-1阳性菌株同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blaNDM-5,但是与mcr-1基因不...
多粘菌素被认为是对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所致严重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药物。以往认为多粘菌素耐药仅由染色体介导,不存在可水平转移的耐药机制。早在2015年,刘健华教授课题组报道了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相关研究表明mcr-1基因的出现有可能导致黏菌素耐药性发展更为快速,因而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并促使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