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订前,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单位定期和其他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此次修订后,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二、为什么要调整M1的统计口径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主要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经济的...
M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 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有些存款类别金额少,平时也接触不到,...
M2=M1+单位定期+个人存款+其他存款。单位定期和个人存款比较好理解,就还是单位或个人账上的钱嘛,虽然不像活期一样那么自由流通,但是遇到特殊情况也是能提前支取,拿来就用的。比较特殊的是其他存款部分,去找商业银行等的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中,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计入广义货币的部分),其他存款明显更高。这是...
参考答案:1、M0、M1、M2的统计口径: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2、决定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一是基础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二是货币乘数,即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增加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3、...
M2=M1+银行体系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体系内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由于各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名称不同,加之金融创新程度的差异,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但都基本遵循了流动性强弱的标准。1994年,央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
央行M2统计口径: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
M2:俗称广义货币,等于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 从上面概念可知,M0、M1、M2是货币供给方面的统计指标,包括现金、各类存款等,三个指标与商业银行存款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理论上来讲,M2与M0之间的差额应该等于本外币存款余额指标,...
M2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由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共同构成。其中,单位定期存款和个人存款的概念相对容易理解,它们分别指的是单位或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存款。虽然这些资金不像活期存款那样可以自由流通,但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仍然可以提前支取并使用。而“其他存款”部分则略显复杂,它主要包括了商业...
货币层次的划分: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便中央银行控制有所侧重,具体为M0=现金(通货);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其中,对M1到M3的监测和调节被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用,比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最看重M2,英格兰银行则...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2001、2002、2006、2011、2014、2018年对M2的统计范围进行了六次修订。M0、M1、M2如何解读 M0(流通中现金)——可直接支付 M0 = 单位和居民流通中现金 M0即“现金”,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也就是单位和居民没有存入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