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G简介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如图1-1所示,M-LAG是将ServerA(可以是设备或主机)与另外两台设备DeviceA和DeviceB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如同ServerA和一台设备建立了链路聚合关系,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
交换机M-LAG组配置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如图1所示,M-LAG是ServerA与设备Device1和Device2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如同ServerA和一台设备建立了链路集合关系,提高了链路可靠性。 图5-1M-LAG介绍 操作步骤 在主菜单中选择“网络配置>站点配置>站点配置”。选择需要配置的站点...
当M-LAG成员接口故障时,从服务器侧发往spine侧的流量(图中绿色流量)通过正常的成员接口转发;从spine侧发送给服务器侧的流量不感知故障,流量依然发送给双归设备。由于M-LAG成员口故障,此时M-LAG端口隔离机制放开,M-LAG成员接口故障的设备收到从spine侧发往服务器侧流量(图中黄色流量),会通过peer-link将流量交给正...
交换机M-LAG组网技术通过跨设备链路聚合,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利用率。然而,在故障场景下,需要合理处理流量走向,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上故障场景和流量走向分析,希望对大家理解和应用M-LAG技术有所帮助。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如图1-5所示,将两台交换机通过peer-link链路连接并以同一个状态和主机进行链路聚合协商,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图1-5 M-LAG示意图 M-LAG的作用 负载分担 如图1-6所示,M-LAG双活系统在...
1、增加带宽:将成员交换机的多条物理链路配置成一个聚合组,提高交换机的上行带宽 2、链路冗余:当系统中一台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通过该设备的流量可经过堆叠链路进行转发 3、负载分担:M-LAG双活系统在接入设备双归接入场景下,接入设备通过Eth-Trunk的方式接入到M-LAG设备组,M-LAG的成员设备接收到接入设备通过链路捆...
如下图组网所示,多级M-LAG互联可以在保证可靠性、提供链路利用率的同时扩展双归接入的网络规模,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汇聚交换机作为双活网关,接入与汇聚之间采用交叉连线方式,保证设备级可靠性。 组网图: 配置步骤 一、配置STP 1,配置SwitchA [SwitchA] stp bridge-address 0000-0000-1111 //M_LAG中node 1 与no...
DS1和DS2、AS1和AS2交换机组建了多级M-LAG,DS1和DS2之间Eth-Trunk链路配置Peer-Link,交互M-LAG同步报文。在M-LAG设备之间配置V-STP破除环路。同时,在DS和CS设备上配置OSPF实现三层互通。 M-LAG配置要点: 以AS1和AS2组建M-LAG为例,DS设备配置类似。
如果需要了解软件版本与交换机具体型号的配套信息,请查看硬件查询工具。 组网需求 如图1-22所示,SwitchB和SwitchC组成M-LAG系统,SwitchB和SwitchC的M-LAG端口支持动态路由协议,用户在SwitchA上配置动态路由通过三层路由方式接入到M-LAG系统。 图1-22 配置动态路由接入M-LAG组网图 ...
华为在园区交换机中首次引入了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将传统网络“5个9”的可靠性指标提升至“6个9”,这意味着平均每台设备每年中断时间不超过31秒,实现了10倍的可靠性提升。 图1.M-LAG实现业务高可靠 传统园区网络设备使用堆叠技术,将多台设备看做单一设备使用,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