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G允许两台或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多个物理接口捆绑成一个逻辑接口,从而实现跨设备的链路聚合。 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核心层:确保核心网络的高可用性和性能。 服务器接入层:为服务器提供冗余连接,防止单点故障。 云服务提供商:提高云计算平台的可靠性和弹性。 02 M-LAG的工作原理 控制平面同步 心跳链路: 使用专用的...
您好,不支持,最大两台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跨设备链路聚合)是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将两台物理设备在聚合层面虚拟成一台设备来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提供设备级冗余保护和流量负载分担。 3. IRF和M-LAG对比 表1-1为IRF和M-LAG对比,组网可靠性要求高,升级过程要求业务中断时间短的场景推荐使用M-LAG。在同一组网环境...
3.2 M-LAG系统可靠性部署方案 4推荐的设备款型与版本 1园区场景M-LAG组网推荐方案 1.1 IRF与M-LAG对比 1.1.1 IRF简介 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将多台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行必要的配置后,虚拟化成一台设备。使用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集合多台设备的硬件资源和软件处理能力,实现多...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它允许将两台接入交换机与用户侧设备或服务器进行跨设备的链路聚合,从而将链路的可靠性从单板级提升到设备级。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即使在一台设备进行升级或其他维护操作时,也不会影响到业务流量的稳定性和网络的可靠性。
集群是指将两台支持集群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交换设备 2、CSS特点: 交换机多虚一:堆叠交换机对外表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控制平面合一,统一管理。 转发平面合一:堆叠内物理设备转发平面合一,转发信息共享并实时同步。 跨设备链路聚合:卡堆叠内物理设备的链路被聚合成一个Ethan-Trunk端口,和...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如下图所示,将两台接入交换机以同一个状态和被接入的设备进行链路聚合协商, 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组成双活系统。 M-LAG作为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技术,除了具备增加带宽、提高链路可靠性、负载分担...
该问题是由于组建M-LAG的两台CE设备之间LACP M-LAG的系统优先级和系统ID不一致导致。部署M-LAG的两台设备上成员口Eth-Trunk接口的LACP M-LAG的系统优先和系统ID必须保持一致。 在V100R006C00及之前版本,需要在部署M-LAG的两台设备上成员口对应的Eth-Trunk接口手动执行lacp m-lag prioritypriority命令配置相同的...
MLAG和堆叠的区别是:堆叠对外整体都视为一台逻辑设备、对网管员来也说一台设备、数据面转发来说也是一台设备。M-LAG的两台设备,系统层面上仍然是两台设备A.正确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