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M-LAG是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将两台物理设备在聚合层面虚拟成一台设备来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提供设备级冗余保护和流量负载分担。 之前已经做了DRNI的三层转发配置(DRNI三层转发配置实验),但是HCL更新了软件版本,所以我们今天再做一个M-LAG三层转发配置的实验。 组网需求 由于用户对于业务的可靠性要求...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将一台设备与另外两台设备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 对二层来讲,可将M-LAG理解为一种横向虚拟化技术,将M-LAG的两台设备在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形成一个统一的二层逻辑节点。
配置双主检测链路的接口IP地址,确保心跳报文之间三层互通。 创建DFS并绑定双主检测链路接口的IP地址,配置DFS Group的优先级。 配置peer-link,用于传输DFS Group协议报文,同步表项等。 配置M-LAG成员接口,绑定DFS Group和m-lag-id,加入对应的VLAN。 配置M-LAG三层转发增强功能和M-LAG路由收敛增强功能。
# <Master># 1. 设置 STP 生成树协议stp instance0root primary# 设置根桥stp v-stp enable# 使用v-stpstp mode rstp# 设定模式为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 2. 配置主接口的IP地址,且保证能够三层互通,专门用于M-LAG主备设备间心跳报文的传输intMEth0/0/0ip address10.10.252.28255.255.255.0commit quit# <Back...
本文档介绍了三层组播支持M-LAG(组播源在M-LAG系统侧)和IPv6组播支持M-LAG(组播源在M-LAG系统侧)三层典型配置举例。 PIM/IPv6 PIM利用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跨设备链路聚合)功能将两台物理设备连接起来虚拟成一台设备,使用该虚拟设备连接组播源或组播接收者,可避免单点故障对组播网络造成影响,提高...
是一条三层互通链路,用于在M-LAG主备设备之间发送双主检测报文 正常情况下双主检测链路不会参与M-LAG的任何转发行为 只有在故障发生的情况下用于检查是否出现双主的情况 链路配置的两种方式 可以单独配置配置一条三层链路 也可以通过现有IP网络互通,互通的链路就作为双主检测链路 ...
1 两级M-LAG+三层组播(组播源/接收者直连M-LAG系统)配置举例 1.1 组网需求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用户网络采用M-LAG两级级联的结构满足三层组播业务。接收者通过组播方式接收视频点播信息,各设备接口上使能PIM协议,配置整个PIM域采用SM非管理域方式。 组播接收者可单挂在接收侧M-LAG设备上,也可通过M-LAG接口与...
不支持
M-LAG(跨设备链路聚合)配置 目录 M-LAG简介 定义: 目的: 基于V-STP方式配置M-LAG(推荐) 第一步、需求分析 第二步、在Master和Backup上配置主接口的IP地址,且保证能够三层互通,专门用于M-LAG主备设备间心跳报文的传输。 第三步、在Master和Backup上配置M-LAG的DFS Group。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如图1所示,M-LAG是将ServerA(可以是设备或主机)与另外两台设备DeviceA和DeviceB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如同ServerA和一台设备建立了链路聚合关系,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