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IP中除了定义了一个完整的TCP控制块之外,还定义了一个删减版的TCP控制块,叫tcp_pcb_listen, 用于描述处于监听状态的连接,因为分配完整的TCP控制块是比较消耗内存资源的,而TCP协议在连接之前, 是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那么在监听的时候只需要把对方主机的相关信息得到,然后无缝切换到完整的TCP控制块中, 这样子就能节...
TCP 协议实现的本质就是对 TCP 控制块中各个字段的操作:在接收到 TCP报文段时,在所有控制块中查找,以得到和报文目的地相匹配的控制块,并调用控制块上注册的各个函数对报文进行处理;TCP 内核维护了一些周期性的定时事件,在定时处理函数中会对所有控制块进行处理 。 //先定义一个宏,事实上在 LwIP 中定义了两种类...
TCP_TTL(Number of Time-To-Live Used by TCP Packets):默认255 Node(s)。TCP TTL时间。 TCP_WND(TCP Receive Window Maximum Size):默认2144 Byte(s)。TCP 窗口长度。 TCP_QUEUE_OOSEQ(Allow Out-Of-Order Incoming Packets):默认Enabled。TCP队列到达顺序。如果设备内存不足,则定义为0。 TCP_MSS(Maximum...
TCP_TTL(Number of Time-To-Live Used by TCP Packets):默认255 Node(s)。TCP TTL时间。 TCP_WND(TCP Receive Window Maximum Size):默认2144 Byte(s)。TCP 窗口长度。 TCP_QUEUE_OOSEQ(Allow Out-Of-Order Incoming Packets):默认Enabled。TCP队列到达顺序。如果设备内存不足,则定义为0。 TCP_MSS(Maximum...
TCP 是一个很复杂的机制,它规定了两台主机间传送的报文的格式,以及为保证报文能正确到达目的地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同时也包括了必要的差错与控制机制。 3、连接的定义 TCP 中引入了端点的概念,端点定义为一对整数,标识为(IP 地址,端口号),例如端口(192.168.1.1,80)就代表了主机 192.168.1.1 上的端口 80。 同...
tcpip.c 协议栈主进程相关函数 apps 一些应用层程序的实现 core 主要的内核源代码 include 所有的头文件存放目录 netif 底层网卡驱动的实现 1.3 运行 通常LWIP系统需要三个进程: 上层应用程序进程 LWIP协议栈进程 硬件数据包的接收发送进程 这里所谓三个进程,在嵌入式系统中就是三个线程。理解这个非常重要,线程...
运输层,以TCP协议为例,调用ip_output_if()将tcp数据报传递给ip层,ip_output_if()会根据目的ip选择不同ip版本发送函数。 1,ipv4输出 若目的ip是ipv4,则使用以下函数发送。 该函数将上层数据报封装成ip数据,并填充ip首部,调用网络接口的发送函数发送数据。
LWIP_TCP --- TCP 使能 TCP_TTL --- TCP TTL时间 TCP_WND --- TCP窗口长度 TCP_MAXRTX --- TCP最大重传次数 TCP_SYNMAXRTX --- TCP syn段最大重传次数 TCP_QUEUE_OOSEQ --- TCP队列到达顺序应该是排序相关 TCP_MSS --- TCP最大段大小 TCP_CALCULATE_EFF_SEND_MSS --- 用于限制mms TCP_SND_...
#define LWIP_TCP1//启用TCP协议(http协议基于此) #define TCP_TTL(IP_DEFAULT_TTL)//TCP数据包传输次数 #define TCP_WND4*TCP_MSS//tcp窗口大小 #define TCP_MAXRTX12//最大允许重传TCP数据包数目#define TCP_SYNMAXRTX6//最大允许重传SYN连接包数目#define TCP_QUEUE_OOSEQ(LWIP_TCP)//TCP接收队列外数...
生存时间(Time-To-Live,TTL):占据8bit空间,用来确保数据报不会永远在网络中循环(例如由于长时间的路由选择环路)。每当IP数据报由一台路由器处理时,该字段的值减 1,若TTL字段减为0,则该数据报必须丢弃,同时会返回一个ICMP差错报文给源主机,这样数据就不会永远在网络中漂流而占据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