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odeCounter() : FunctionPass(ID) {}//构造函数bool runOnFunction(Function &F) override { std::map<std::string,int> opcode_map;//一个类似python中dict的类型,不了解python就理解成结构体errs() << "Function name: "; errs().write_escaped(F.getName()) << '\n';//显示遍历的函数名字 fo...
但是不同的优化方法之间需要解耦,所以自然要各自遍历一遍IR,实现成了一个个LLVM Pass。 最终,基于LLVM的编译器会在前端生成LLVM IR后调用一些LLVM Pass做机器无关优化, 然后再调用LLVM后端生成目标平台代码。 静态分析: 像VSCode的C/C++插件就会用LLVM Pass来分析代码,提示可能的错误 (无用的变量、无法到达的代码等...
replacement for typeidHello2():FunctionPass(ID){}boolrunOnFunction(Function&F)override{++HelloCounter;errs()<<"Hello: ";errs().write_escaped(F.getName()
接下来我们用官方给的小demo写一个LLVM PASS出来: #include"llvm/Pass.h"//写Pass所必须的库#include"llvm/IR/Function.h"//操作函数所必须的库#include"llvm/Support/raw_ostream.h"//打印输出所必须的库#include"llvm/IR/LegacyPassManager.h"#include"llvm/Transforms/IPO/...
在clang中,PassPlugin.cpp中的PassPlugin::Load函数会遍历 “-Xclang -fpass-plugin” 传入的pass模块,我们必须要导出我们pass插件模块llvmGetPassPluginInfo函数以便clang去调用从而加载插件中的pass。但是我们不可以使用__declspec(dllexport)导出函数,会报链接类型错误。
Pass(通常翻译为“流程”):Pass用来将程序的中间表示之间相互变换。一般情况下,Pass可以用来优化代码,这部分通常是我们关注的部分。 后端:后端用来生成实际的机器码。 虽然如今大多数编译器都采用的是这种架构,但是LLVM不同的就是对于不同的语言它都提供了同一种中间表示。传统的编译器的架构如下: ...
8、static RegisterPass<Hello> X("Hello", "Hello World Pass");中的第一个参数就是注册的PASS名称。 下面写一个用于测试的程序: // test.c#include<stdio.h>#include<unistd.h>intmain(){charname[0x10];puts("Please tell me your name:");read(0, name,0x10);p...
errs().write_escaped(F.getName())<<'\n';returnfalse; } }; }charHello::ID =0;staticRegisterPass<Hello> X("hello","Hello World Pass"); 这里说点不一样的,这是旧版本的LLVM中的Pass添加方式,现在只有部分Machine部分采用这种Pass管理方式,新的PassManager使用方式https://llvm.org/docs/NewPassMan...
而LLVM-PASS类的pwn题,就是利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LLVM PASS类题目都会给出一个xxx.so,即自定义的LLVM PASS模块,漏洞点就自然会出现在其中。 我们可以使用opt -load ./xxx.so -xxx ./exp.{ll/bc}命令加载模块并启动LLVM的优化分析(其中-xxx是xxx.so中注册的PASS的名称,README文档中一般会给出,...
导语:Objective-C在函数hook的方案比较多,但通常只实现了函数切片,也就是对函数的调用前或调用后进行hook,这里介绍一种利用llvm pass进行静态插桩的另外一种思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拿来实现更多有意思的功能。 Objective-C中的常见的函数Hook实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