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不相信权威的,至少从现在已有的证据来看,LK-99这个材料是突破性的,而且这个路径应该是最有可能实现室温常压超导的路径。本来这个超导理论叫ISB理论,是由高丽大学化学系创始人崔东植提出来的,全称是原子间超导带理论,只是一直无人问津,只有他的两个学生李石培和金智勋进行研究,1999年就找到了LK-99晶体。...
但是,这些晶体结构上的细微差距,或许会对 LK-99 的物理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在 的研究中,他和合作者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这些潜在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并对其基态晶体结构予以确定。 通过理论模拟的方法,他们研究并分析了 LK-99 的电子结构特征,推断未掺杂的 LK-99 的基态很可能是(顺磁)莫特绝缘体。当 LK-99 ...
8月11日,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的科学家帕斯卡·普帕尔提交的预印本论文,可能完成了对LK-99的“最后一击”。该论文称,他们成功合成了不含硫化亚铜杂质的紫色透明的LK-99单晶体样品,经测定,排除其超导的可能性。 此外,当地时间8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官网发布新闻,“LK-99不是超导...
在此视频中,一块三角形的晶体被放置在显微镜下,实验者将一块钕铁硼磁体伸到该晶体下方,该晶体随之立起。UP主同时也指出,目前只验证了迈斯纳效应(即完全抗磁性),只有一片几十微米大小的样品,若进一步测电阻还需等下一批样品出来。放置磁铁后晶体立起 视频中提到的LK-99晶体是什么?物理学研究认为,电阻是材料...
LK-99晶体即为图中黑点部分(图片来源:视频截图)从发布的视频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合成的LK-99晶体,即是显微镜下的“小黑点”,直径以微米计算。将一块钕铁硼磁体放在其下,“小黑点”随着钕铁硼磁体的靠近和远离,不停地倒下或立起,无论S极还是N极均产生上述反应,即排斥和磁极无关,显现出抗磁性。而...
据称,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导下,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 LK-99 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 Sukbae Lee 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不过他也提到,目前该团队只验证了迈斯纳效应,因为要对这一片只有几十微米大小的样品进行测...
最近,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常海欣教授带领带领其团队,宣布初步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希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是将含有硫、氧和磷的粉末混合,并将混合物置于高温下几个小时,这个过程导致形成具有深灰色外观的超导材料。(牙签所指...
综合理论分析论文、实验效果推理:LK-99 材料内含雾状、不连续、随机方向的一维超导晶体,整体抗磁,但不超导。因超导晶体不连续,常温一维晶体超导时,电阻跳变,但还有电阻。 - 理论分析论文指出,Cu必须替换晶体的指定位置,材料很难合成。替换具有随机性,推测一维超导晶体方向随机,且不连续。 - 实验效果呈现出抗磁性,...
上大实验最新结果:LK-99晶体未出现抗磁性 近日,韩国声称利用掺杂铜的铅磷灰石材料LK-99晶体实现了“室温超导”现象,全球学术界对此争议颇多,多个团队正在进行复现以证伪。上海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对制备出来的LK-99晶体进行了磁化率测定实验。8月2日晚,看看新闻Knews记者章昕前往上海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由上海市高温...